返回

明兴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庆烈火熔城7陇孝祖(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兄我这次来,主要是想采买军械和粮食,现在四川和云南的土司基本都反了,我们云南虽然还没打起来,但是气氛愈来愈紧张,我们母女深受神宗皇帝大恩,绝不从贼。目前正在备战。四川土司明确站在朝廷这边的就剩下石柱和酉阳了,所以来找秦姨碰碰运气。”说着陇孝祖有点纠结,毕竟西南地区粮食产量很低,虽然不像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川南都是丘陵山地,都是小块的平地,各个土司的粮食都不宽裕。

    可是这次要打仗了,需要的粮食暴增,平时还能维持,稍有剩余,一旦开战,属民的口粮就要大量克扣,积攒起来军用。没想到自己来之前,叛军已经打到石柱城下了。这个时候买粮实在有些不好开口。

    幸好秦姨看出自己的窘迫,说介绍东南的一位公子给自己认识,手里有军械和粮食。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这次居然有东南沿海的大族的少家主在这里,还是秦帅的子侄晚辈,听秦姨介绍说是江南首屈一指的粮食商和钢铁商。

    “粮食和军械我手里都有,不过现在川江已经被截断,镇雄在上游,要从川江转赤水河才能到达。这条航路恐怕要等攻克重庆府城才能通航。另外赤水河水文情况不清楚,恐怕不能送货,最多只能在重庆交易,如果我的船不够只能在武昌交易。”李憬沉吟着说。

    听到果然有粮食和军械,陇孝祖激动的站了起来,给李憬施了一礼,“多谢李公子,只要有货,我们自行运输。我要杂粮,最便宜的那种,军械我要雁翎刀三千口,箭镞一百万枚。”

    “粮食我这里只有大米,杂粮没有,我李家只做大米生意,不做其他粮食。如果给你换成杂粮太麻烦,实在没有那个人手。雁翎刀没有生产过,你要的太少,不值得做一批模具出来。”李憬沉吟了一下说道。

    “啊,这样子”陇孝祖有些羞愧,镇雄太穷了,有一种穷人家的姑娘被人家嫌弃的感觉。“我们镇雄土地贫瘠,出产又少,要是都买大米的话,怕是前有些不够。”

    “不知道世妹的预算有多少”李憬问道。

    听到预算这个词,陇孝祖愣了一下,不过猜测应该是问她有多少钱。

    “西南的杂粮一两银子五担,这次家里给我拿了三千两银子用来买一万五千担杂粮。还有相当于七千两银子的沙金,想买三千把百炼以上的夹钢刃口雁翎刀。”

    一担一百斤左右,一万五千担就是一百五十万斤,就是七百五十吨左右。倒不算是小生意。只是杂粮李憬是不做的,这么大一批到哪里给她找去。现在物美卖大米这么便宜和其他粮食商都快成死敌了,人家也不会给他换。三千把雁翎刀也费不了多少铁,一把三斤,四吨的铁,半吨的钢,还得开模具。不够费事的。

    明清时期雁翎腰刀的基本型制特点为,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这种刀打制比较费时,所以才能卖到二三两银子的高价。刀尖至刀背15~20cm处多开刃,一般称为反刃,刀身宽为4~5(最厚处达1cm),刀身断面为等腰三角形(这种刀身断面被称为“平造”),全长多在90,刀柄长15~20cm,刀全重1~1.5kg。明代雁翎腰刀血槽多为一条。这种刀只做太麻烦,还不如自己直接用水锤冷锻出来苗刀性能好,况且,不能开模的话,成本也下不来。赚不了啥钱,还不够捣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