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是收缴了我们的包袱?打开来瞧瞧自然就信了”孙悟空说完拉着蓝枫坐到左侧。
刺史让衙役去拿来,衙役将两个包袱拿来解开呈上到他面前,请刺史查看。
虽有几件布衣,虽有个引袋,俱不值钱,只见几层油纸包裹着一物,霞光焰焰,知是好物。抖开看时,但只见:巧妙明珠缀,稀奇佛宝攒。盘龙铺绣结,飞凤锦沿边。
正是那件观音菩萨亲赠的锦斓袈裟。
衙役们争相观看,刺史开眼之余,又将别项衣服,并引袋儿通检看了,又打开袋内关文一看,见有各国的宝印花押,双手颤抖着合上关文道:“下官有眼不识泰山,错抓了圣僧和几位贵人,下官这就放人”手上将包袱照旧包裹,双手捧着还与二人。
孙悟空接过包袱道:“人先不急着放,大人既然相信了,那就按照之前说的办,我们见过师傅和师弟们就去寻贼人和赃物,以谢寇员外款待之情”。
刺史亲自带蓝枫和孙悟空前往牢房。
牢房
刺史让狱卒打开牢门,环境自然好不到哪去。
唐僧、八戒还有沙僧眼睛亮了起来道:“悟空/猴哥/大师兄,枫叶/嫂子,你们可算回来了。”
孙悟空将包袱交给沙僧道:“看好包袱。”
刺史让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牢房,蓝枫扶着唐僧坐下道:“师傅,稍安勿躁我和阿空一会去将盗贼捉拿归案,还师傅、师弟们自由和寇员外的公道。”
孙悟空让刺史好生照顾唐僧三人,同蓝枫回到寇员外家。
寇员外家
孙悟空和蓝枫变成官差的模样,前去调查。
根据案发现场留下的痕迹,出了寇家一路来到西城脚,两人翻出城墙,顺着西寻去。
寻了二十里远近,就听山上传来说话和笑声,飞身而上果见,一伙强盗藏于山凹中,分拨金银等物,还未分完。
这伙贼共有三十来名,还未等他们反应,孙悟空念个咒语,乃是个定身之法,喝一声“住!”一个个咬着牙,睁着眼,撒着手,直直的站定,莫能言语,不得动身。
孙悟空即拔下些毫毛,吹口仙气,变作三十条绳索,一齐下手,把贼扳翻,都四马攒蹄捆住,却又念念解咒,那伙贼渐渐苏醒。
众贼开口道:“爷爷、女侠饶命!”
蓝枫挥了挥手将他们身上的赃物一件不留的装入包裹里,用麻绳将他们连起来,拴上赃物,一并带回城。
送至府衙,门外挤满了民众。
三十来名贼人跪在堂下,跪了一院子。
刺史让他们从实招来,师爷写下口供,让他们签字画押,关入打牢等候处置。
刺史放了唐僧、猪八戒、沙僧自由,将白马行礼一并送还,亲自送五众回到寇家。
只见他孝堂之中,一家儿都在孝幔里啼哭,刺史将赃物交给寇夫人并说明了情况。
孙悟空叫道:“是谁那打诳语栽害平人,且莫哭!等老孙叫寇员外来,看他说是那个打死的,羞他一羞!”
刺史、衙役以及寇家人只道他说的是笑话。
孙悟空搂住蓝枫,跟刺史道:“大人,略陪我师傅坐坐。八戒、沙僧好生保护,我们去了就来。”
跳出门,望空就起,只见那遍地彩霞笼住宅,一天瑞气护元神。
众等方才认得是个腾云驾雾之仙,起死回生之圣,这里一一焚香礼拜不题。
孙悟空带着蓝枫一路筋斗云,直至幽冥地界,径撞入森罗殿上,慌得那十代阎君拱手接,五方鬼判叩头迎。
千株剑树皆敧侧,万迭刀山尽坦平。枉死城中魑魅化,奈河桥下鬼超生。
正是那神光一照如天赦,黑暗阴司处处明。
蓝枫抱着孙悟空胳膊,还是有些怕的。
十阎王笑声道:“帝姬莫怕,多来几次也就习惯了”。
蓝枫一头黑线,笑不出来,她还没活够,可不想习惯地府。
孙悟空轻抚她的背道:“我们一会就走”问阎君:“铜台府地灵县斋僧的寇洪之鬼,是那个收了?快点查来与我”。
十阎王道:“寇洪善士,也不曾有鬼使勾他,他自家到此,遇着地藏王的金衣童子,他引见地藏也。”
孙悟空拉着蓝枫别了阎君,径至翠云宫,见地藏王菩萨。
菩萨与两人礼毕,具言前事,菩萨喜道:“寇洪阳寿,止该卦数,命终不染床席,弃世而来。我因他斋僧,是个善士,收他做个掌善缘簿子的案长。既执法帝姬和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阳寿一纪,教他跟帝姬和大圣去。”
蓝枫施礼道:“多谢菩萨,还望菩萨不弃”并双手奉上两瓶清荷饮一表敬意。
【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为四大菩萨。
地藏菩萨曾在忉利天宫受释迦佛咐嘱,在释迦佛入灭后到弥勒佛下生人间之前,六道众生都由他来教化。
地藏菩萨立誓,要度尽六道一切众生自己才成就佛果:“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理应得到世人的敬佩和尊敬。
】
地藏菩萨亲自收下:“多谢公主记挂”金衣童子遂领出寇洪。
寇洪见了孙悟空和蓝枫,声声叫道:“老师!老师!救我一救!”
蓝枫扶起寇员外道:“善人莫慌,我们此来就是带你回去的”。
孙悟空道:“你被强盗踢死。此乃阴司地藏王菩萨之处,既蒙菩萨放回,又延你阳寿一纪,待十二年之后,你再来也。”
那员外顶礼不尽。
蓝枫、孙悟空谢辞了菩萨,将他吹化为气,掉于衣袖之间,同去幽府,复返阳间。
驾云头到了寇家,即唤八戒捎开材盖,把他魂灵儿推付本身。
须臾间,透出气来活了,那员外爬出材来,对唐僧五众磕头道:“师父!师父!寇洪死于非命,蒙师父至阴司救活,乃再造之恩!”言谢不已。及回头见刺史,即又磕头道:“大人,如何在舍?”
刺史讲清原委,寇洪叫过妻子来“你等辄敢妄告?请大人定罪。”当时一家老小只是磕头,刺史宽恩,免其罪过。
寇洪教安排筵宴,酬谢府县厚恩,刺史未坐回衙。
至次日,再挂斋僧牌,又款留唐僧五众,唐僧决不肯住。却又请亲友,办旌幢,如前送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