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天圣四年九月,三司言乞收市准备在京马料万数至多。帝问宰臣:“诸坊监牧马几何?”王曾曰:“今来比之五代,马数倍多,刍秣之费,岁计不下数百万。盖措置利害,未得其要。若将向西逐次估买入中官马立定分数,自今取便于民间市易,可三二年,大有蕃育,急缓取之,必无阙用。如此,公私皆便。”帝深然之。
意思就是自己养不如放给百姓养,买着还方便,典型的市场经济思维,关键是皇帝也觉得这样是对的,所以一到打仗大宋就开始用钱或者地来招兵,大概就是一顷地招一个能骑马的弓箭手,要是能自己带马来的,就多给三十亩地。
第二个来源就是从民兵中借调,大宋民间虽然一直缺马,但是并没有缺到市面上看不到马的地步,所以民兵之中反而会有一定的骑兵。
第三个就是买了,大宋朝廷遇到战事,购买马匹一般都是一匹从二十六贯到十六贯之间,但是一遇到打仗基本上马匹的市价都会至少翻一倍。所以原本骑兵的双马标配到了宋军这里可能只有一匹,甚至有的骑兵军出征的时候,还达不到一人一匹马,只能变成步兵,所以宋朝禁军里面骑兵军的比例大概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八左右,但是真正有马的确远远低于这个数。
而且不仅马匹有缺额,兵员也有缺额,建炎元年李纲回忆说‘熙丰时,内外禁旅五十九万人,崇观以来,阚而不补者几半。’也就是五十多万的禁军实际上真正的士兵恐怕还不到三十万。
所以从开战以来,每一战童贯等人带领的宋军都是有水分的,号称四五十万人,但是实际上出兵的番号可能只有二十万人的左右,而这二十万人还可能只有十多万是真正的兵,这个也是史进能吊打童贯的原因。
史进的军队很牛厉害么?恐怕跟祝家的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祝家庄被宋军压着打,那梁山也是一样菜,就像种师道为什么自信到四万人就敢大模大样的直取史进等人二三十万人驻防的大营。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四万人是实打实的,而对付这些叛军,往往号称二三十万,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加上老弱妇孺才不过凑够这个数,真正能打的可能是一个都没有!就像汉朝的黄巾起义。百万大军,还不是被两三万汉军几个月就收拾的差不多了,后世明末的李自成等人动不动裹挟几十万人,还不是被明军几千上万的正规军撵着跑。
所以在种师道眼里几十万,那也不过是杀猪宰羊一般,大军一到立刻星散,只是他没有想到史进能搞来这么多马,还能搞来这么多会骑马的!结果他败了。
史进的骑兵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史进自己是知道的,他以前想过,估计也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二线部队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