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怀忠一家人满怀希望地等了一个月,耿阳还没有回来,这一段时间,耿怀忠到梁家去打听过两次,管家朱厚都说,还没有青石道长和耿阳的讯息。
耿怀忠一家人怀着焦急、痛苦的心情,又熬过了了二十来天,可是依旧没有耿阳任何音讯,一家人开始绝望了。
夏至后的第五十一天下午,耿怀忠没心情去田地里干活,正在自家院子里修理农具。此时梁府管家朱厚走进了院子,神色凝重。
“有我儿子的消息了,梁管家?”耿怀忠迎了上去,急切地问道。
朱厚长长叹息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他缓步走进中间的堂屋。耿怀忠搬过来椅子,请梁管家坐下,又赶紧让妻子斟上了凉茶。
“今天上午接到青石道长弟子的口信,说耿阳已经投胎转世走了,请你们夫妻俩别太伤心!”管家开门见山说道,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递给了耿怀忠,“这十枚金币是道长和村长的一点心意,你们全家节哀顺变吧!”
夫妻俩虽然早就知道耿阳活不长久,可是突然听到噩耗,他们还是非常悲伤,特别是刘贞,转眼间就成了一个泪人。
管家朱厚见此情景,随便劝解、安慰了几句,就匆匆告辞离去。
耿然从外面回家,知道了哥哥的噩耗,便张开小口,顿时哭声喧天。
张半人赶到耿家,听到耿阳去世的消息,就丢掉拐杖跌坐在地上,一只独眼泪水朦胧,悲伤不已,他张口哭诉了一段挽歌:
幼年罹难长奔波呀,
九死一生患病魔啊。
聪明绝顶命不长哦,
不见尸骨泪更多啊。
我俩同是沦落人呀,
徒留家仇空蹉跎啊!
……
张半人真情涌动,右手拍打着地面,头颈不停地俯仰,哭诉的声音苍凉悠长,似乎有一片凄云惨雾在耿家上空升起。
那些围观的邻居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刚刚收住口的耿家人,听到张半人的挽歌,又开始悲哭哀嚎……
悲痛过后,耿怀忠夫妻两人想离开这个伤心之地,他们投奔到中山村,本来就是为了耿阳,如今耿阳走了,耿怀忠和妻子慎重考虑之后,决定回北原灵国的老家去。
仅仅几天时间,耿怀忠就变卖了田地,可是留下房屋、家具却没有变卖,全部无偿送给了张半人,以报答张半人对耿阳无微不至的关怀。
张半人见耿怀忠执意要走,也不便强留,毕竟落叶要归根。于是他在逸香茶馆备办了一桌酒席,为耿怀忠全家饯行。
耿怀忠几杯酒下肚,就已半醉,堂堂男子汉又涕泪纵横,刘贞也泣不成声!
第二天,耿怀忠为张半人留下了自己家乡的地址——北原灵国金堂王国韶华城木荣镇,然后就带着妻子女儿离去了。
……
从在山洞底部发现了两枚大蛋,到吃完最后一片蛋壳,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吃完蛋壳之后,耿阳的精力依然无比充沛,可是他的情绪还是非常低落。
近二十天以来,随着巨壳逐渐减少,耿阳一直在观察这个山洞:四周都是坚硬无比的玄武岩岩石,找不到一丝缝隙;从洞底到洞口,少说也有九百米。
自从吃了蛋壳之后,耿阳的眼力变得非常锐利,几乎能看清楚洞内所有的状况,除了几只小昆虫跳进洞里之外,他再也没有见到任何外来的活物。
唯一的希望就在洞内那七八根藤蔓身上,它们曾救过耿阳一命:把掉进洞内的耿阳给兜挂住了。否则耿阳直接摔到山洞底部,即使山洞底部有厚厚的松针缓冲,也会摔得粉身碎骨!
这些藤蔓被耿阳的身体牵扯下来,至今还没有爬上去。要是能抓住那些藤蔓,就有希望爬出山洞,耿阳寻思道。
可要命的是,那些藤蔓距离洞底还有二十米的距离;洞壁光滑、垂直,爬上去是不可能的;大声叫喊、引来外人救援,喉咙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剩下的只有飞上去,或者跳上去!想到这里,耿阳苦笑不已,他又不是鸟。
飞是不可能的,跳?跳三十厘米高有什么用!耿阳从小体质虚弱,连八岁的妹妹都跳得比他高。虽然他已经十二岁多了,但单薄的身子骨跟八岁的孩童差不多!
现在病好了,也许能跳六十厘米高了吧,于是耿阳使劲往上一跃。
第五章 张半人的挽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