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半个月后苏山还是收到了苏林做的簪,苏山的高兴自不提,就说现在。
“小林娘啊,也有些日子没串门子了,收拾收拾咱也去串串门。”苏老太太包起木簪就进了屋。几年下来,苏家婆媳的默契已经培养出来了,婆婆一个眼神,苏王氏就领会了。快手快脚地收拾了桌子,也进了屋。
等婆媳俩人出来的时候,一根木簪就明晃晃簪在发间。要是以往苏老太太是不会做这么幼稚的事,但是这是苏林自己做的,意义非凡,不炫耀一下实在难受。
苏山眼睛亮了,盯着苏王氏,嘴里却说,“娘,您这一收拾,可是年轻了不少啊。”
苏老太太嗤了苏山一下,眼看着自家儿媳脸也红了,也没再说别的,眼睛都不在老婆子身上还是夸我老婆子?
“小林,跟奶出去转转。”于是苏老太太是左边一个儿媳右边一个孙子,带着新木簪串门去了。
“大妹子,我来你家玩了。”苏老太太第一站就是隔壁栓子家。
“哎哟,老嫂子可有阵子没来了。”栓子娘擦擦手从厨房里出来。
“婶(奶)子(奶)。”苏老太太的左右护法开口叫人。
“你这是一家子出来串门啊。”
“前些日子忙,今天啊,活泛活泛。”说着苏老太太就有意无意偏偏头。
“哎哟,老嫂子和侄媳妇的簪子新买的吧?可真好看。”栓子娘也识趣。
“是小林买的,自己攒了点铜子都花了,你说说,这不是败家吗?咱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苏老太太佯装生气。
“老嫂子,你可别眼气我了,要我有这么个孙子,做梦都得笑醒咧。”栓子娘白了苏老太太一眼,又拉着苏林的手说,“林,你奶嫌你花钱,奶不嫌,你做我家孙子吧。”
“我不就叫您奶奶吗?”苏林笑道。
“哎哟哟,这个精猴。”大家都笑。
“哎?老嫂子,你听说没有?”栓子娘拉着苏老太太坐下。
“啥呀?”
“东平村这回考中了三个秀才!”栓子娘伸出四根手指头。
“哎呀,怎么那么老些?”苏王氏惊呼。
“听人说,是柳先生给他们说的题呢。”栓子娘神神秘秘地说。
“哎呀,这柳先生怎么会有题?”
“人家都说,柳先生上边有人,早就知道题是啥了,要不然那三个人考不上。”
“真的假的啊?”苏王氏问。
“那还能有假,就是考上的秀才家里传出来的。”栓子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但苏林还是觉得应该是话传偏了。
“大妹子,这话可不敢乱说,要是传到官府耳朵里,柳先生和那三个秀才都得被抓,要是假的,那可了不得。”苏老太太劝栓子娘。
“这也就是知道你家是个好的,才说的,不然哪敢瞎说。”栓子娘连连摆手。
苏林心想这个栓子娘虽然不是个坏人,但是还是好八卦的,不一定有害人之心,但是一不小心可能就坑了别人了。
后来,苏林又听了很多个版本,但是靠谱的基本没有,都是说这三个秀才是靠作弊才考上的。苏林有些担忧,人言可畏,而且看现在的架势,传的范围不要太广,柳先生现在很危险啊。
苏家婆媳炫耀过后相携回家,苏林想去找柳先生,正赶上柳子青来找他玩。
“子青哥,我听别人都说那三个秀才的事,到底怎么回事啊?”苏林很担忧。
一提起这事,柳子青脸也黑了,“那三个人就是蠢货。”
“快说。”看来柳子青知道得很深。
“你还记得你退学的那天不?”
“啊,记得啊,就是柳先生来我家的那天吧。”
“嗯。那天我大伯来你家,又去西平村跟蒋先生吵了一架,后来很生气地回学堂了。”
“柳先生去和蒋先生吵了一架?”苏林惊愕,他们不是好友吗?
“听我大伯那意思,俩人基本上就是绝交了。”柳子青并不在意。
苏林心里有些乱,“后来呢?”
“后来我大伯因为心情不太好,要求严厉了些,罚那三个人抄写启蒙书。那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就在我旁边,我听了他们说话,他们擅自猜测我大伯罚他们是听到了风声,今年着重考察启蒙书,然后就决定多复习启蒙书。后来也很巧,这次确实重点考了启蒙的东西,那些童生们天天抱着四书五经啃,启蒙书都快忘没了,就让他们三个捡了个便宜。他们肯定是得意忘形,给家里人说了,结果传到外面就成了我大伯有作弊的路子。这不是在坑害我大伯吗?我大伯也找过他们,他们也‘知错’,只不过是知的是泄露秘密的错。家里人也跟着辟谣,但是没有用,别人都以为他们是捡了便宜还卖乖。这几天,我大伯快烦死了,这四里八乡的人都想跟着我大伯念书。要是真的想念书也就罢了,很多人就是为了那个谣言来的,还威胁我大伯,如果不收,就去告发我大伯。”柳子青气得握拳头。
苏林听完也沉默,三人成虎,从来不是说说,“先生,现在还好吗?”
“不太好,我大伯娘找我娘天天哭,说我大伯整宿整宿睡不着。顾三平的事还没几年呢,我大伯生怕老了老了再丢了名节。”柳子青叹气。
“这个顾三平是谁啊?”苏林还记得蒋为之教训自己的时候提到了顾三平。
第27章 谣言(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