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的西邻西平村的一座泥瓦砖房的院子里,有一颗葡萄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这户人家给葡萄搭了一个架子,葡萄架下摆着一张小桌,几个蒲团,就具有了雅居的味道。清风徐来,葡萄叶子随风摇摆,让人看着就觉得舒爽。葡萄架下有两位年约五十的老人,正惬意对酌。
两位老人是西平村和东平村的教书先生,蒋顺蒋为之和柳立柳君平。两个人小时候一同进学,但蒋为之醉心于君子六艺,柳君平醉心于科举。当时年少轻狂,也互相看不顺眼。蒋为之觉得柳君平急功近利,非君子所为,柳君平觉得蒋为之是伪君子假清高。
蒋为之生性豁达,考不中举人两次后就开始留在西平村做了教书先生。柳君平属于典型场下欢(指平时对解题头头是道,但上场考试大脑就当机的人),连考了十多次只能放弃——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实在供不起了,孙子都一堆了,总不能把一大家子饿死。于是柳君平就在东平村教起了书。
西平村和东平村之间只隔着一个李村,在那个时代看来是非常近的,年少时候的死对头现在都成了教书先生,两个村子又那么近,会抢学生的啊。大家都以为两人会继续较劲的时候,两个人反而对上了脾气,开始经常走动起来。
因为蒋为之放弃科举放弃的早,又教了多年学,家里条件比柳君平家好得多。两人都是爱酒的,柳君平囊中羞涩,蒋为之便常请他喝酒。可是柳君平也不好意思总占便宜,所以蒋为之总要亲自去请,柳君平才肯来。前两天蒋为之的女婿孝敬了几坛好酒,他就想到了他的好酒友,又知道他的毛病,便亲自去请人,没想到回来时路过李村正赶上李有福家的在苏家闹事,他们也听说过苏林的名字,好奇之下便看了个热闹。
“为之,今日之事你怎么看?”占据小桌西面的柳君平轻啜一口美酒问道。
“贪字迷人眼呐。”对面的蒋为之为自己斟酒。
“为之之言甚合我意,那你观那小神童如何?”小神童自然指的苏林。
“有几分聪慧,不过就怕移了心性。”不知道想到什么,蒋为之轻轻摇头。
“为之又想起顾三平了?”
“是呀,多好的孩子,移了心性,害了自己,一辈子也就这么废了。”每每想起顾三平,蒋为之都要惋惜一阵子。
柳君平正想开口安慰几句,就看见蒋为之猛地将杯中酒喝干,将酒杯“砰”地放在桌子上,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柳君平:……
“为之欲收弟子?”
“君平懂我,还请君平高抬贵手,不要与我争可好?”
柳君平默默盯着蒋为之,幽幽地说:“若我没记错的话,顾三平也是你从我手里抢走的弟子吧。”
蒋为之:……不提这茬,我们还是好朋友。“既然君平你如此说了,那我们就共同上门如何?”
柳君平:……所以你本来的意思竟是连我上门都不行吗?为何觉得你越来越厚脸皮了。
蒋为之和柳君平你来我往争夺苏林的教育权的时候,苏林正在家里面壁思过。
苏林表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啥错,奶奶都让我站了半个时辰了。
“你知错没有?”苏老太太端起桌上的茶碗。
“我不该和六蛋争执。”苏林实在没得说。
“为什么?”
“因为……”苏林急的抓耳挠腮。
“砰!”茶碗摔在桌子上发出声响,“想不出来就继续想,什么时候想出来什么时候算。”
苏林一听这话都要哭出来了,“奶奶,您就饶了我吧,您告诉我错哪了,我下次好改啊。”
“就是,娘,您看小林的腿都直打颤了。”苏山二十四孝爹上场。
苏老太太瞪了一眼儿子,又瞥瞥欲哭无泪的苏林,最后还是心软地抱起苏林,“你错有三。第一,你与人在外发生争执不该不告诉家人,第二,妇人之间的纷争你不该插手,第三,谁教你小小年纪学会给别人挖坑的,怎的不学好?”
苏林听得目瞪口呆,发生争执但是结束了说出来也是徒增恼怒啊,还要说吗?别人欺负我娘也不能护着吗?我不挖坑,别人给我挖了一个坑啊,奶奶这是让我以德报怨?
第9章 报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