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他从来没有尝过那般妩媚的身子,也不会食不知味,茶饭不思,正是因为他尝过了,才知世间竟会有那般让人欲罢不能的滋味儿!
虽说他每日与林氏同床共枕?却对身边的这句身子提不起半点兴致,他从前不是没睡过林氏,也觉得能相敬如宾的过下去,可如今他身边有了那一小妇人,就觉得世间女子皆失了颜色。
他便想给自己在军营中听那徐康说他那心上人的话儿:
眉黛将夺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当时自己还好生笑话一番,现如今换成了自己,却道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待等的时间久了,老一辈总是心急如焚,太夫人就想了一个损招,当她把这话说与与大夫人商议的时候,却招来大夫人的反对。
原因无他,大夫人也算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总是秉着规规矩矩的这一理念,越矩的事儿总是想也不敢想的。
虽说那人是她自己的孩儿,但她自己的儿子她是了解的,只怕此事会适得其反,伤了祖孙的情分。
太夫人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子,她娘家本也是草莽出身,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大大咧咧不计后果,更何况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祁府以后着想,想必她的孙儿也是理解的。
在之后,太夫人就派她身边得力的人去摸清了将军的作息时间和他的饮食。
太夫人虽莽撞,但也多生了一个心眼,当天的时候她让人支开了将军身边的马六,
虽说马六忠心,但也是个鬼机灵,若是不把他支开,太夫人也总不放心。
随后在晚膳的时候就摆在了自己的寿安堂,然后派人去请了将军,说是思念起已去世的太姥爷,总想着今日一家人要聚一聚。
祁连城不疑有他,就去了寿安堂。
等他到的时候就发现除了祖母与母亲,还有他的小妻子林氏与几个姨娘。
因着康姨娘院子里曾经犯的过错,如此就没又传召与她,而兰姨娘却因每日夜里都要调养身子,就借口要是染了风寒,告了假。
太夫人见她的孙儿到来的时候,不由得喜笑颜开,今日为了不让她的孙儿起疑,她几乎在每到膳食里都下了安眠药,反正她把后面事都叮嘱给了下面的丫鬟,不怕最后成不了事儿。
要说太夫人这招真够损的,她也偷偷的透露给了霍姨娘,
这霍姨娘原本就是自己的曾外甥女儿,她因着当初的事总是对她有些愧疚,好不容易让自己的孙儿纳了入府,觉未曾想都过了这么些时日碰也不碰,今日崩管怎么说说也得成事。
用膳的时候因着太夫人发了话,每人或多或少的都用了些,不大会儿就有些姨娘觉得乏了,太夫人就挥了挥手,让丫鬟们扶着着下去。
其实她自个也有些乏了,只不过是强撑着。
林氏站起身来,原本是相与将军一同回去的,却被太夫人拦了下来,说有话要问将军,让她且先自行去歇息。
林氏闻言只好先行告了退。
霍姨娘也有丫鬟们扶着起来,只是临走的时了时候看了一眼将军,那眼神瞧着是欲迎含羞。
起连城原本也是个聪明的人,他见祖母都屏蔽了下面的人,真以为有什么话要与自己说,正想问,不料却见他祖母打起了瞌睡。
正好此时,下人们端来了一种汤,瞧着却是大补之物。
太夫人就强撑着最后一丝清醒断断续续说自己愧对先人,说什么府里姨娘挺多,却没有一个能担下子嗣的,只愿她的孙儿能多吃些强身键体的汤药,盼着能早日开枝散叶,自己也就了心思,若百年之后去了地下也能与先人有个交代。
起连城听闻,当下心里也有些愧疚,为了让他祖母宽心,就端起那补汤,喝了个精光。
见此,太夫人终于放心的睡了过去。
祁连城也不知为何,总觉得乏,眼皮沉重,杨声换来了马六,下意识的就想去临水阁安置。
当他瞧见身边来了个脸生的小厮时,他才想起今日马六告了假。
这时,在太夫人身边伺候的习妈妈见此就说道:
“秉大哥儿,太夫人身子虽说好了一些,但是夜里总会莫名其妙的发烧,伺候的下人们也都胆战心惊的,不如今日哥儿就在着寿安堂安歇吧,若是夜里有个什么事儿,哥儿也能照顾着不是?”
祁连城听闻倒也觉得该陪在祖母身边,就命下人去收拾了一间屋子,想着今日就安置在寿安堂吧!
想到此,却越发觉得乏了。命的身边的小厮带他下去歇息。
习妈妈听闻就悄悄的给领路小厮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