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张凡就骑着三轮赶到镇上。
没过多久王晶跟林风也来了。
问了下林风,他家人都同意了,张凡这才松了口气,两边都离不开人,王晶没什么心眼,只能带在身边,能用的也就林风了。
“疯子,你这次去先在天河租个仓库,不用多大,五百平米左右就行,一定要交通便利。这是给关哥带的咱们这的土特产,记得给他送去,别送公司,送他家去。这是五万块钱,钱看好了别弄丢了,到了广周租好了仓库,就到处逛逛,广周各地的批发市场,也都给我登记好地址规模,这是我给你的任务,好了你上车走吧,注意安全……还有,记得买个电话,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
张凡絮絮叨叨交代了一大堆,毕竟才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的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钱是小事,人出了意外张凡无法交代。
“放心吧凡哥,我都记着了。”紧紧捂着五万块钱的林风坚定的点了点头,感觉重重的担子压上了肩头,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凡哥这是对我的信任啊……
……
目送林风上车离开,张凡带着王晶前往镇政府。
昨天张德彪已经提前联系过了,得知有人来收购橘子可让镇长兴奋不已,当初组织种植的时候政府各种保证,现在要是卖不出去压力就太大了。
“凡哥,这小破楼还没你家气派呢。”王晶看着破破烂烂的镇政府。
张凡俩人到的时候,镇长已经在楼下候着了,虽然张凡知道人家是看在他们能提供销路的份上,但是能得到重视也挺不错了。
“您是张总吧,你好你好,我是三湾镇镇长薛城,欢迎前来视察。”完全一副接待前来投资的港商的待遇。
王晶顿时就顺拐了,紧张的不得了,镇长啊,多大的官啊。
张凡瞪了瞪这上不了台面的小子,还是缺少锻炼啊。
……
“薛镇长,话先不多说,前几天我看电视上看到我们荆市柑橘滞销,不忍心看着农民受损,就去广周找销路,很幸运,拿到了外国品牌超市沃尔玛的供货合同。收购先从咱们三湾镇开始,全镇的柑橘有多少收多少,脐橙跟蜜柚也可以先少量收购。”张凡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哎呀,张总真是够意思,废话不多说,咱们三湾镇镇府肯定全力配合,谁敢捣乱就收拾他。”薛城居然信了,也许是这个年代内地的干部还比较单纯。
“好,事不宜迟,咱们先去各处果园里看看,薛镇长路上也顺便跟我说说本镇柑橘的种植规模跟品种。”
一行人上车,除了张凡跟王晶,镇长亲自作陪,还有一个镇政府司机还有个秘书作陪。
“张总,你看这一片都是种的柑橘。咱们三湾镇种植规模赶不上隔壁的八宝镇,也就这边的两个村种植,两千亩规模,亩产三千斤左右。”薛城看着路边一棵棵压的沉甸甸的果树,叹了口气,幸好来了个人收购不是。
张凡心里飞速思量了一下,两千千亩,亩产三千斤,那就是将近六百万斤,每斤三毛,也要180万。家里盖房子,还有挖鱼塘等等开支,张凡手里的钱只剩不到五十万。
张凡错估了三湾镇的种植规模,不过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这次去广周自己亲自坐镇,沃尔玛一月一结货款,指望不上了。
……
考察完连忙给村里打电话,让张德彪组织几个人过来帮忙,一人一天五十工资,他们的工作就是负责盯着橘子的分拣,避免以次充好。
收购价格每斤三毛,交代了下收购标准,镇长薛城连忙下村组织村民采摘去了。
“哇,有人来收啦,真的有人来收啦。”听到消息的村民们欣喜若狂,今年柑橘丰收人人都以为会发笔小财,结果采摘时间过了好几天,也不见人来收购,早就一个个急的上火了,这时候的收购消息无疑是救世主降临一般。
……
“喂,关哥,求你个事,帮我租个大仓库,至少要五千平方,钱我过两天过来还你。唉,家乡柑橘种植规模超出预料,仅仅一个小小的三湾镇就有六百多万斤滞销,整个荆市有人多少啊,时不我待,作为荆市人我不能袖手旁观啊。”张凡也不由得用大义感动关志平了。
“好,没问题,我这就去给你联系,明天给你搞定。”
“谢谢,谢谢关哥。”
第二十四章 当了回救世主(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