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福依发家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怎么懂这些(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眼下王婆子跟孙永邦都不在家,那死丫头真的寻死觅活起来,周氏一个人未必制得住她。福姝几乎不干什么活,这五年虽穷困潦倒,但她还保留着大小姐做派,手无缚鸡之力,指望她对孙福依动粗是指望不上的。丈夫以前毕竟是个从四品官员,面子大过天的,他为了维护形象,也不会肯对那死丫头动粗的。

    周氏心里快速地一盘算,决定咬死不承认,看着孙志远温声道:“自然不是真的,我叫王婆子去借钱了,永邦的亲事耽误的太久了,”转看孙福依没好气地质问:“你听谁说我要把你卖进窑子的?”

    孙福依面容冷冷:“全村人都传开了。传到了我耳朵里的。”

    原来这死丫头的消息来源是传言,而不是谁泄密,周氏的心放了放,梗子脖子反驳:“那些长舌妇的话你也信,”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又嚷嚷开,“瞧瞧,我早说过的吧!这两丫头看起来老实,其实是个惯会躲懒的,不然,哪有工夫听长舌妇闲扯?”

    周氏越说越放松,往日的气势一下子就全然恢复了。

    孙志远的一张老脸纠结着,他的内心是烦躁的。若孙福依没有做出来凉皮,没有抓到野山鸡,这两日谈吐举止没有变化那么大,周氏将她卖进窑子,他的内心没有一点波澜,自然是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他可以装作一切都不知情,然后永邦的亲事也解决了。

    可是现在孙福依把卖窑子的事嚷嚷得叫他知道了,他装不成不知情了。最重要的是孙福依这两日变化很大,他还是很想再观察一下她的,至少等永邦回来看凉皮到底能不能赚钱,再决定这丫头的去处啊!

    孙志远跟周氏很不同,周氏长期想着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目光极其短浅,而他混迹官场十来年,耐心是不缺的,而且嗅觉是敏锐的。他现在心里只恨周氏蠢,为何这么着急将孙福依卖进窑子,为什么不能等几天再说?

    孙福依轻蔑一笑,道:“既然娘说没有打算将我卖进窑子,我便信了。咱们家以前是做官的,我想自然不会跟这些穷山僻壤的村妇一样的见识,否则太愚蠢,太目光短浅。王上仁慈,爹爹的案子以后没准就会翻案的。尤其将来新主继位,大赦天下,冤案重审,爹爹极有可能官复原职,为官者难免不树仇敌,那时若有对手参爹爹将亲生女儿卖入窑子,参爹爹德不配位,爹爹还如何翻身?”

    这话说得周氏无法反驳,她总不能说丈夫不可能官复原职,她内心也一直希望丈夫官复原职的,尽管时间越来越久,她的希望也越来越觉得渺茫。

    孙志远更是听得心头一震。他是挂着贪污的名头被抄家的,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因为卷入了储君之位的争夺才被贬的。

    这几年他官复原职的希望一直寄托在新主登基之后能够翻案,可是当今王上身体康健,退位之期遥遥无期,他心中希望的新主又仍然不受宠,他的希望也是越来越渺茫,以至于常常觉得求而不得,又不甘心,心中十分抑郁痛苦。可是朝中之事他从未跟孙福依说过啊!这丫头怎么能说出德不配位的话?

    “福依,你怎会懂得这些的?”孙志远直直地看着孙福依,仿似要将她看穿,简直难以置信。

    孙福依一愣,随便读点历史都会懂得这些,这是历史上常有的桥段,虽然这个北国不在她的历史记忆里,但甭管哪里,历史常常都是惊人的相似,故而她才敢那么推测,只是她忽略一点,原主以前太脓包,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有点人设不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