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旭日悬空。
幽暗的山洞已不再冒烟,站在洞口处已感觉不到余温。
“我们进去!”张山探了探,就对后面的人说道。
打着火把,一行人进入这个只有数米深的山洞,来到洞室只见里面的洞壁上积聚了很多炭黑,地面上更是有不少炭灰和已经烧成的木炭。
“哦?真有木炭!”张山大喜,捡起地上一些木炭敲了敲,感到很满意:“果然是木炭,这个窑虽然没有被封闭,但木材在里面进行不完全燃烧就有部分木柴被烧成木炭,每次烧陶的时候,都能收获一批木炭,哈哈真好!”
旁边的母亲看到张山不捡陶器而捡那些烧过的垃圾,还以为他脑子进水了,就连忙蹲下来道:“山,我们不能要这些木渣,这个木渣没有什么用,你是要带回去洗东西吗?家里有很多,不用捡!”
木炭灰渣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原始人平时洗澡和清洗器具都会用草木灰木渣帮助清洗。
可这些是纯正的木炭,木炭烧起来没有多少烟,而且木炭的燃烧值非常高,如果配合鼓风机使用,其温度更能超过一千五百度,这样搞的温度足够将铁矿石熔化城铁,制造铁武器。
“母亲,这木炭可以用来烧,烧起来没有多少烟的,我们家不是每次煮饭都会熏得满屋子烟吗?”张山说道。
“是,这个真的好烧吗?”张母其实还是很相信张山的。
“对,这些东西叫木炭,母亲,我们把比较硬的木炭收集起来。”张山带来了两个箩筐,现在递给张母一个。
张母觉得木炭并不重要,便说先把陶器运走了再弄这些木炭,张山觉得有道理,毕竟现在山洞里那么多人,实在不好捡木炭,等会人走了,再捡就容易多了。
回到部落旁边的小河旁,张山清洗着两个圆饼陶器械,敢烧完的陶器都积满了炭灰,旁边的巫走来,问道:“山,你说这个陶轮,是怎么用的?”
巫对张山五日前说过的话念念不忘,据张山说,这种陶器能帮助一个人造出十个人的陶器,部落采用了张山的建议在山洞里烧陶,烧出来的陶器成功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这足足比以前在篝火上烧陶的成功率高处几倍,巫对张山说过的话越来越重视了,所以当陶器烧出来后,巫就第一时间过来找到张山。
张山将这两个陶饼合并放在地上,浇了些水将其清洗干净。
拨了一下上面的陶饼,陶饼立刻顺畅地转动。
“如果装上一个传动装置,这个陶饼就会自动转动,制陶的速度将会更快,但现在没有电,这样一手塑形,一手转动也是很不错的。”张山对自己的成品很是满意。
“山,这陶器怎么用?”巫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给陶泥!”张山道。
巫早就准备好陶泥了,听到张山这么一问,巫就将一坨陶器递给张山。
“哦?还和好了?”张山接过陶泥,发现这些陶泥很软。
巫期待地看着张山,笑道:“嘻,你试你试...”
这个时候,三个年老的制陶老手妇女也围了过来,部落人对张山造的这个新款陶器十分重视,她们都抱着学习的心态过来观摩。
“哦?”看到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张山不由得有些紧张,这些年老女人可是部落里的高层呢。
张山不慌不忙,将陶泥搓成一条条,安放在一个陶底上,然后一手转到陶轮,一手扶着刚塑好的陶器上,陶轮快速转动,那坨陶泥在手指的扶整下,慢慢成一个陶碗。
第11章 造陶新技术(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