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电脑键盘,确实样式很多,但就如冷家玉所说的那样,不管什么花样,主键位是不会变的。
下午上课时,还有一个学生提问,为什么键盘上的字母键不是按26个字母顺序排列的,现在这种排列方式到底有什么讲究?
当时冷家玉还讲了个故事。
在以前打字机时代,最开始的键盘确实是按26个字母顺序排列的。
1868年,一个叫克里斯托夫·肖尔斯的美国人,获得了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了经营权。
获得专利以后,他开始设计一款更为实用的键盘。
开始的时候,他把键盘上的字母键按照26个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安装。
但很快他发现,当打字员速度稍快一些的时候,相邻两按键的长杆和字锤有时会卡在一起,从而发生卡键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常用字母键,最是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找到他的妹夫帮忙。
他妹夫通过研究分析后,建议他将那些字母中最常用的连在一起的字母分开,以此来避免故障的发生。
肖尔斯很乐意的采纳了他妹夫的建议,将字母进行杂乱无序的排列,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qwerty”这样的排列布局。
当他这样排列之后,果然卡键的故障就轻松解决了。
但是这种布局的键盘,在当时并没有流行起来。
19世纪80年代,打字机市场开始繁荣起来。
出现了许多键盘与“qwerty”布局的键盘竞争,用户都会去选择自己用着顺手的那款。
一个偶然的事件,最终让这种键盘流行起来。
1888年7月25日,美国辛辛那提举行了一场打字比赛,参赛选手可以自带键盘。
一个来自盐城湖的法庭书记员麦古瑞,使用了“qwerty”布局的键盘和盲打手法,最后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和500美元的奖金。
这一事件最终确立了“qwerty”布局键盘更为先进的看法。
就这样,“qwerty”布局键盘便流行了起来,直到今天,依然是大众最能接受的键盘布局。
虽然如今市面上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键盘,但主流的依然是“qwerty”布局键盘。
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几乎每一个初学者,第一次接触电脑时使用的便是这种键盘。
百盲打手法更是经过几代人的尝试,摸索出的最佳打字手法。
当天晚自习的时候,冷家玉要求所有人一周内必须学会盲打手法,先从英文字母开始联。
想起昨天晚上抓狂的那一幕,他再次强调,让大家关闭半夜的闹钟。
“我这里有一卷商品标签纸,你们每人在自己手机上贴一张,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今晚要是谁的手机再响了,我一定把他从床上拎起来跑操场。”
“老师,我保证今晚关掉闹铃,可不可以不贴?”
“是呀,我们保证今晚不响。”
“少废话,贴!”
第13章:想学电子商务的学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