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刁后很嚣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作连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对群臣中,不管是拥成派,还是拥嫡派,都根据朝廷需要进行了大范围的任免。

    虽然变化不小,新帝都对任何一个变动都有一针见血的说明。

    让大家不得不服。

    之前对王家烈火烹油的不满也淡了很多。

    因为几天后,承恩侯王景秋主动提出要去江南任职,为南疆提供粮草。

    要知道前些年去江南任职确实是肥差,现在可绝对不是。

    因为连年战事,江南作为军需粮草的主要产地,实在有些吃不消。

    粮草不够,就得加大税收,官民关系很是紧张。

    一连好几任郡守都被弹劾丢官,换届频繁。

    王景秋放着京城大好荣华富贵不享,却找这个不自在,难道是新帝暗地里逼得?

    嚯!这不就是经典的给个甜枣再打一棍子么?

    这还没完呢,大国舅王泽桐继其父之后,主动请缨去五原郡挖煤。

    这不是变相做狱卒么?

    刚被新帝发配去大批的死囚呢。

    新帝对两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私下又想去问问媳妇。

    被王景秋一口回绝。

    新帝也只好答应。

    然而在群臣眼里王家还在继续向新帝投诚。

    那个双爵位的三国舅携其舅父一起向国库捐了巨额财产。

    有银两,有粮食和布匹等。

    用于支持南疆将士。

    给人的感觉王家几乎是倾家荡产。

    王家这是向新帝示好和示弱呢。

    新帝大喜,又给准皇后的舅父苏丰和表哥苏慕白父子皇商的身份,并御赐匾额。

    正当群臣猜测陛下或许会给皇后家的猫狗也给个官职时,新帝定了大婚日期。

    竟然是一年后!

    敢情后手在这呢。

    把王家人出力的,出钱的,玩命的都通通压榨个遍,完事还不立刻娶人家闺女。

    王家女明年十七岁,这个年龄在一般娇养女儿的人家是不见得会嫁。

    可是新帝明年就二十七岁了,年近而立,只有一个庶子。

    他这么拖着婚期,是为了心爱的庶长子?

    还是想纳自己心仪的女子先皇后而入宫,好提前站稳脚跟?

    群臣脑洞大开,补得五花八门。

    新帝再次神作连波。

    他要亲自去南疆督战,让太师唐休、右相崔锦城监国,左相刘宁和户部尚书程仕林辅佐。

    群臣又是大惊。

    按排位左相应在右相前,新帝却这么安排,可见谁才是他的心腹。

    最让大家心惊是新帝的亲征。

    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就离开京城不说,万一太孙回来,有太上皇在,这京城朝堂该不会又是拥嫡派的了吧?

    到时候新帝贵臀下的那把还没坐热的龙椅,说不准是谁的呢?

    不管群臣在心里嘀咕,还是直言不讳。

    都没能阻止独断果敢的新帝。

    登基不足一个月,他亲率大军南征。

    不久群臣就明白了,他们之前的担忧或小算盘都是多余。

    新帝刚走,落水的太孙被找到。

    原来他落水被救后,暂时失忆。

    新帝不仅派人找到了他,还找神医治愈了他的失忆。

    不过新帝并没有放太孙回京,而是带他一起南征。

    行了,这回京城的太上皇和群臣死心也好,放心也罢,都不用有什么想头了。

    而这一年也是大赵史书上最长篇累牍的一年。

    首先新帝赵承瑾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把入侵的陈**队赶出大赵境内。

    并且重创了陈国的主力军队。

    使他们至少十年不再敢轻举妄动。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新帝是先把他原封地蜀地的存粮垫上。

    几个月后,王景秋的后续粮草也就到了。

    他把洛槿在蜀地种植过的外来引进粮食作物大力推广。

    这些作物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能快速满足百姓的需求。

    再收军粮时,百姓就支持的很。

    不仅如此,为了长远发展,他还听从洛槿的建议,实验桑基鱼塘立体生产模式,一旦成功,更是功在千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