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冰神龙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萧将军夫妇以身殉国(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强防城外,梁军军营,在烟火袅袅中若隐若现,又到生火做饭的时候了,古桂施展轻功,在军营中穿梭,夜色和炊烟的掩护,使他能如入无人之境的在营中穿梭。

    夜,慢慢变黑,吉多里王的大账,在夜色中却特别明亮,帐外数盏灯火,高挂桅杆上,将中军大帐照的宛如白昼。

    下人们正将丰盛的晚餐,一一摆入大帐桌上。吉多里王危坐中军大帐,正欲用餐,忽门外有报道:“大王,甄泰请大王过去一叙。”

    吉多里王放下手中的碗筷,起身而出。

    古桂如一张薄纸,贴在大帐顶上,吉多里王走出营帐,他心头一喜,心头暗道:“这梁王注定该死,当即在帐顶破了一个小洞,一条细管沿着帐顶直垂到底下的食物上。。。。。。

    不多时,吉多里王已经重新入帐,拿出碗筷,夹起食物,放入口中,猛然,他全身抽搐,挣扎了几下,一头倒伏在桌上。

    古桂看的清切,心中大喜。

    “不想我古桂当贼盗一生,今天,竟也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待我将吉多里王的人头提回,也叫寒大将军高兴高兴。”

    他想着,刀在帐顶轻划,人攸得如一片纸飘落在帐中。吉多里王一动不动的伏着。

    古桂操刀而上,一手正要抓住吉多里王的头颅。那倒伏桌上的人,突然一手正钳住古桂,人呼的而起,竟不是吉多里王,而是甄泰。

    古桂怪叫一声,一刀直刺甄泰前心。甄泰暴吼一声,身一扭,他力气极大,古桂跟着飞了起来。一群护卫奔入帐中,倾刻将古桂围住。

    吉多里坦然迈入帐中,望着被拿下的古桂冷笑。甄泰从口中取出一个一团油纸,适才,他吃入口中的食物,都包在油纸里。

    古桂自知行刺失败,不过,吉多里王又如何这般清楚的得知,他要来下毒。

    古桂道:“这次我认栽,但不知你们如何得知这个消息?”

    吉多里笑道:“非你所能懂也,押下去!”

    三防城,依然火光冲天,三防外城在羌兵火炮的狂轰烂炸下,已经倾毁。但萧龙早有准备,在外城倾毁前,内城已修筑完毕,仍然固苦金汤,牢牢的挡住了羌兵前进的道路。

    胡里傲棋逢对手,一边下令攻城,一边寻找新的战机,唐龙和贺知义秘密探路,发现了翻过三防外的丛山,跨过天外谷,可以奇袭聚龙城。虽然这样做耗时耗力,但只要拿下聚龙城,断了三防的后援,纵然萧龙有万夫不挡不勇,可是,能够连续三天不吃饭吗?

    羌兵们秘密的集结,三月,西北春天将至,羌兵秘密集结了三千余人,在唐龙的率领下,突袭聚龙城,聚龙城守兵不及防备。聚龙天险被羌兵攻陷。羌兵的后续人马不断翻过丛山,进驻聚龙,将三防和中原的联系,完全切断。

    三防生死存于一线。边戎主动请求出兵,从泓关反攻聚龙。寒剑没有同意,边戎是中柱的门神,他对士气的影响尤为重要。寒剑令边戎派遣班丛箭领兵五千,这已是泓关一半的兵力,前往聚龙城一探。

    羌兵从天外谷不断增兵聚龙城,聚龙城中已驻扎不下五千羌兵,班丛箭不敢硬打,只能在附近扎营。

    三防形势危如累卵。

    寒剑已经下令,让萧龙弃了三防,撤往中柱或南山。可是,前有大敌,后有截兵,纵然想退,现在也无处可走。

    三防城内外烈火熊熊,由于内城已向后退了两里,现在,羌兵的火炮已经能直射入城内。一枚枚炮弹如流星雨穿透夜空,打在城内外。又是一个痛苦的夜晚。

    当爆炸声不再响起时,当城下成群的羌兵退去时,萧龙带着一队亲兵,来到了街上。三防城里宛如白昼。树上烧着火,房顶冒着火,地上的柴草燃着火。这里是一片光明,然而,在城里的百姓心中,这里却是一团的漆黑,黑到他们感觉不到,他们仿佛再也盼不到光明了。

    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望着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儿子,欲哭无泪;目光呆滞的年轻夫妇,抱着已窒息而死的小孩,一脸茫然;被炸断腿的伤员在房檐下哀号;而救护队却来来往往忙着灭火,收拾死尸,这里是人世间吗?不,这里是地狱。

    萧龙走着走着,眼中竟淌出了泪水。

    有一种痛,是超越肉体的,纵然是金钢之躯,也难以抵挡,因为,它不是在剜割你的肉体,而是在煎熬你的灵魂!

    已到三月,雪已过,但三防依然特别寒冷。萧龙独自立在城头,望着漫无边际的夜色,他的眼神是那样的深沉,他的双眉是那样的烦忧。

    赵雪兰默默走到他身旁,将一件大衣轻轻批到了萧龙身上。萧龙转过身,他的眼神慢慢的充满了柔情。

    赵雪兰柔声问道:“萧大哥,这些年来,我从未见过你如此焦虑,到底是为什么?”

    萧龙望着雪兰,沉思道:“雪兰,你说,这三防城,我们能守得住吗?”

    雪兰道:“萧大哥,只要还有一兵一卒,我们都要人在城在。”

    萧龙又问道:“那如果我们都战死了呢?城里还有这十数万的百姓该如何是好?”

    雪兰一怔,不知该如何回答。

    萧龙将雪兰拥在怀里,此时,冷风已经停了下来。萧龙望着前方,久久的,突然,他说了一句话。

    “雪兰,我想打开城门,让羌兵进城。”

    在他怀中的雪兰一个颤抖,抬起头怔怔的望着萧龙,确实,不要说是雪兰,任何一个认识萧龙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好汉。要他献城投降,这可能吗?可是,刚才难道是雪兰听错了?

    萧龙抚摸着雪兰的秀发,叹道:“这一战的胜负已定,继续抗争是无谓的,好,现在我们还在,可是,粮草仅够维持一个月,我们终会战死或是饿死,我们死了就死了,这十几万的百姓却会因我们的抵抗而遭羌军屠杀,他们该怎么办?”

    雪兰有些理解了萧龙意图,她答道:“萧大哥,你说的对,但时至今日,羌兵早就对我们恨之入骨,就算打开城门,也未必能救的了三防的百姓。”

    萧龙沉默不语。

    赵雪兰激动道:“萧大哥,你曾经答应过寒大哥,‘若有一日,三防兵尽粮绝,已经无力再守,我们就退隐山林,再不问尘世之事。’不如,我们走吧?”

    萧龙长长吁了一口气,

    走?

    他没有回答。

    赵雪兰知道他不可能走,虽然他曾答应过寒剑,但他姓萧名龙,他可以上刀山下油锅,却不可能让三防城中的百姓都在刀山和油锅下绝望的挣扎。

    赵雪兰又开口道:“萧大哥,还有一个办法,你我一起持天龙剑杀入羌军中军,取了胡里傲的狗命。则羌军必作鸟兽散,或许还有一丝机会。”

    萧龙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意:“我得天龙剑,本欲救人,如今反用来杀人,我于心有愧,不敢再用。”那一剑斩千羌的情形,那被人血淹没的躯体,那一战后,萧龙将天龙剑重重裹起,再也没有使用天龙剑。

    只是。。。他突然说道:“不过,雪兰,我们可以用天龙剑要胁胡里傲。”

    冷风狂飙,黄沙四散,初春的沙漠,羌军的帐篷被风吹得呼呼直响,这样恶劣的天气,许多营寨的照明灯,火把,早已熄灭。营寨中,除了巡逻队手上的灯火发出微弱的灯光,到处一片漆黑。

    在一片漆黑中,还是有一处宛如白昼,这里正是胡里傲皇营。原来胡里傲早知道中原高手如云,此次入侵中原,他怕被人暗杀,不但将桐古、贺知义这样的羌国一流高手安置在身旁,并在皇营四周安排亲信守卫,而且每到一处,都要绕皇营挖一条宽三丈,深一丈的壕堑,壕堑中尽插尖刀,任你轻功再好的高手,如果没有借力点,也无法飞过壕堑,接近皇营。

    只是,今晚,萧龙和赵雪兰却趁着黑夜,潜入了羌军的驻地,如入无人之境的在羌营中穿梭,不一会儿,两人已来到皇营边,对面灯火辉煌,然而岗哨个个却昏昏欲睡。

    萧龙和雪兰对视一眼,只见赵雪兰左手一挥,衣袖中一条红绸带飞出,如一条飞虹,倾刻在壕堑上立起。这同时,萧龙已飞身跃起上了绸带,脚尖几个轻点,早已落在皇营旁,他右手反拉红绸带,用力一扯,雪兰借这一扯之力,人已一跃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也落在皇营旁。

    此时,一队巡逻兵正好转了过来,和两人不期而遇。巡逻队对这两个突如其来的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竟愣愣的盯着两人。

    萧龙朗声道:“还愣着干什么,我乃龙威将军萧龙,特来拜会你们胡里傲王,还不快去请他出来相见。”

    巡逻队这才清醒过来,一边大呼,“有刺客”,一边挥刀舞枪,急围二人而来。赵雪兰一跃落入羌兵中,掌起处,打的巡逻兵东倒西歪。嘶喊声惊醒了昏昏欲睡的哨兵,他们惊呼着,向萧龙和雪兰围来。

    雪兰见四面敌人逼近,双手“忽”的舞起,两袖中早已飞出两条绸带,四周立刻掀起层层红浪,一浪又一浪直逼向围绕来的羌兵。

    那些羌兵枪刺刀砍,却被绸带卷住,击中,四下乱倒。眼见着几十个守卫竟然倒了一片。猛然间一条黑影蓦地突破红浪,接着右手一掌,已拍向雪兰。

    只见一阵巨风骤起,夹着滚滚飞沙直扑赵雪兰。雪兰见此人掌力深厚,正想避让。萧龙已经护到身前,右手一掌迎去。却见一条飞龙,张牙舞爪,突入飞沙之中,“轰”的一声巨响,四周大地一震,那黑影在空中翻了两翻,退出三步。

    萧龙往后退了一步,正靠在雪兰身旁,四周一时寂静下来,雪兰关切道:“萧大哥,你没事吧?”

    萧龙笑道:“放心,凭他还伤不到我。”

    来人正是练就一身“大漠飞沙掌”的号称羌国第一高手的桐古。桐古见萧龙话中带刺,不由怒道:“小子,还没见识到老夫的真本事呢。”一提掌就要攻上。

    此时,两队羌兵列队而出,分两排整齐而列。中军大营帐门洞开,两个人从皇营中走出,一个正是曾和寒剑、萧龙大战过的贺知义;另一个不就是新羌王胡里傲?

    桐古见到胡里傲,就退到他身旁,早有卫兵搬来一张虎皮大椅。胡里傲端坐正中,盛气凌人盯着萧龙道:“原来是萧将军,深夜如此这般造访,怕不太合适吧?”

    贺知义在旁跟着调侃道:“嘿嘿,萧将军,听说你在中原人称武圣,不想公平对战,你不是我们国主的对手,就想出这种下流的手段,我看你不应该叫武圣,而应该叫狡圣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萧将军夫妇以身殉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