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真也是醉了。
    黄道真记起来了,今天三月三,也是苗族人的三月节,苗族人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来,杀鸡和煮“五色”米饭,祭祀祖先,祈求平安,以各种方式来欢度这个吉祥的盛日。
    这一天,苗族姑娘都换上节日盛装,年轻的小伙子则口衔木叶,成群结队地来到歌场,庆祝春耕播种的同时,大家还会在人群中寻找心上人。
    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苗族情人节。
    武陵郡是蛮夷杂居、久不汉化的夷狄居所,境内有苗族、土家族、侗族和仡佬族等许多尚未开化的世居少数民族,被称为“武陵蛮”,也称“五溪蛮”。
    他们时常为反苛政聚而起事,起兵叛乱,令朝廷头疼不已,是屡屡反叛的是非之地,这里战火不断。
    官方正史不约而同的对武陵郡居民都以“蛮夷”相称,《水经注》云:“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皆槃瓠之子孙也。”
    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
    苗族先人曾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后来被尧舜“分北三苗”分化瓦解。
    其中欢兜这一支苗人,后来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
    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
    后来在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之下,又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
    武陵山区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都被中原历代王朝视为“化外之地”,鞭长莫及。
    不管是大秦王朝在辰阳设置了黔中郡,想进行强权管治,还是汉兴继承秦制,改黔中郡分设武陵郡,数次进攻武陵山区,终因武陵山区险恶的地形和气候环境原因,失败告还,都未能完成对武陵山区的完全统治。
    历朝历代在武陵山区设置的新郡,一般属于“边郡”、“旁郡”或“初郡”,经常是时设时废,反复出现一些“废县”。
    魏晋时期,五胡乱华,国家政权更替频繁,门阀士族政治矛盾深重,战乱频繁,中原王朝只得对武陵山区实行羁縻制度,皇权统治不到达这里,无君而治,赋税常常不再征收。
    这里虽纳入中原版图,却不使用中原王朝的纪元和历法。
    这时的苗人聚居区,是一个既无官员管束,又无土司治理的“生界”地区。苗族人生活在其中,“专于农,无贵贱皆耕,不徭役”,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苗族人又被人叫做“莫徭”。
    苗族人这种“秋熟靡王税”的生存状况,一直延续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前。
    这里就属于酋邦社会,各氏族、姓氏首领、垌主分别管理各自的聚落群体,主要生产资料、山林湖沼归氏族所有,产品由氏族公平分配。
    只要没有战争发生,这里的人们就如桃花源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着。
    ……
    很快地,就在黄镇真搜索记忆,温习苗族和武陵山区历史知识时,翩翩竹筏,已飘然而至跟前。
    一群佩戴着琳琅银饰、身穿五色百褶盛装的苗族姑娘,叽叽喳喳私语之间,骤然响起一声清脆的娇喝:“呵!好一个大胆狂徒!刚才竟然胆敢冒充我苗族人!”
    话音未落,一大一小两只棕黄色山狗,已狂叫着,如离弦之箭一般,猛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