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连忙离开桃花潭,把船停泊到一处水流比较平缓的溪岸边,并用缆绳把船系在岸边小树林里的一颗大树上,然后开始各种进山准备。
    黄道真刚才进去寻找衣服换洗的时候,已经把船舱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还好,在刚才的大风浪中,没遭到什么损失,心里已经基本安定。
    这是一条原来的黄道真三年前特别精心打制的,专门用来寻找桃花源的小渔船,轻巧结实,密设有许多机关,虽然木质船身上已是伤痕累累,但无伤它的坚固。
    低矮紧凑的船舱内,衣裳被褥,面米油盐,锅碗瓢盆,饭袋酒囊,样样俱全,两副蓑衣斗笠挂在内壁上,是孤舟蓑笠渔翁的标配。
    在船舱角落处,还有两坛五谷美酒,这是黄道真每次必带之物。
    船舱外面,露天堆放着一些渔网和鱼叉等捕鱼工具,还有几付大小长短不一的船桨和竹身钢头的撑篙。
    一些镐锄、镰铲、砍刀、绳索、岩钉飞爪等之类的野外工具和防身长剑短刀,都暗藏在船舱底内,这些可是原来的黄道真专业的吃饭工具和防卫武器。
    船舱内唯一的一只重木箱子,外表上层层包扎着防水的老兽皮,除了放置一些特别的衣服和零星钱币之外,还有一套用皮囊包裹着的笔墨纸砚,里面夹杂着几张折叠起来的薄薄牛皮纸。
    牛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图形记载,是黄道真这几年苦苦寻找桃花源的心酸记录。
    原来这位黄道真,千百年来世人所以为的武陵捕鱼人,竟是武陵郡太守刘歆麾下的一名秘密剑客。
    还是一名曹魏摸金校尉的正宗传人。
    而千百年来,世人所各种猜测的武陵郡太守,姓刘名歆,是一位世代隐匿于江洋之中的发丘之后。
    刘歆刘太守费尽心机,争取到这穷山恶水、五溪之乱的武陵郡为官,就是听信于当地的古老相传,千百年的沅江两岸河畔,藏有先秦大墓,里面有阴兵看守,遂暗中派遣各路心腹门客,日夜四处寻探。
    黄道真经常摇荡着轻舟小船,恣意出没于风光秀丽的沅江山水之间,其实都是在借着捕鱼人的伪装,踏风看水,用摸金之术寻穴探墓。
    沅江两岸,崇山峻岭连绵几百里,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飘渺,飞禽走兽出没。深谷峭壁之间,水路纵横交错,溪水曲折,支流密布,九曲十八弯。
    三年前的春天,也是这么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晴空的日子,沅江春水碧波粼粼,黄道真摇着小渔船,忘乎于山水之间,朝着沅江的下游,越行越远。
    之后,就发生了黄道真“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的桃花源奇遇了。
    那一场旷世闻名的桃花源奇遇,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有关于先秦大墓的任何蛛丝马迹,但凭黄道真的职业敏感和专业素质,能感觉得到那个桃花源村的不简单,其中必有深奥的玄机渊源。
    而武陵郡刘太守刘歆,几年来苦苦寻求先秦大墓,却始终不得其果,已经开始有点丧心病狂。
    多年来的漫漫寻找,黄道真似乎已渐渐明白,这神秘的桃花源,一定有它的天道机缘,平常之人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己今天能再一次踏进这桃花溪山谷,应该是又一场天意的巧合,要千万分之珍惜。
    黄道真和陈金山打点好一切之后,两人开始朝着桃花山出发。
    前方,
    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