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英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534 章 绿色恋爱甜(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朋友聚会吃完火锅,怕热气上火,这时服务员送上一罐加多宝凉茶,降火消气,难道你就不来一罐吗?

    从上面两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出来,用户在决定使用某个产品时,都出现了一个字——怕,因为害怕和恐惧,用户才会毫不犹豫的做出行动。

    所以教育和医疗始终是两个火热的行业,原因就是它们都触及到了人类最底层的生存恐惧。

    我们常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其实本质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恐惧,也就没有采取有效行动去改变自己,去过好这一生。

    所以,痛点是恐惧,抓住痛点,也就是抓住了人类最底层的情绪。

    2.爽点是即时满足

    一个人如果需求没被满足,就会感到难受和不爽,就会开始寻求,如果在寻求中可以得到即时满足,就会感到爽,所以爽点就是即时满足。

    最近很火的新零售,其实就是即时满足了用户。你不想出门买菜做饭,那就在线上下单购买生鲜食物,半小时内新鲜食物就会给你送到家,让你“想要就有,马上就有”。

    像今天的外卖,你一下单,吃的就给你送上门来了。一些拍照app,直接提供了自动美化和处理的功能,一键帮你拍出美美的照片。

    游戏的各种rmb充值和外挂,让用户短时间内大幅提高等级和战斗力,追赶好友后来居上,让用户感到人民币玩家的爽和炫耀。

    这些都是抓住了用户难受的点,即时性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而即时满足用户需求,也就催生了另外一个互联网热词——效率。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谈效率,无效率不商业。例如小米之家通过线下店近距离接触用户、无人货架直接把零食放到你的办公桌旁边,甚至有些直接放到了出租车上。

    虽然看起来打法各是不同,但本质都一样,即通过各种渠道快速抵达用户,接近用户,大幅度提高用户获得效率,让用户觉得很爽。

    所以有需求,还能即时被满足,这不就是爽么?

    3.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相信你小时候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同学站在讲台上被老师授予小红花时,自己却只能坐在座位上鼓掌,此时一定是摩拳擦掌咬牙切齿坐立不安,心里痒痒的坐不住。

    有的时候甚至会在脑海里脑补,yy讲台上的那个人是自己,是自己得到了这个奖项,充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这,其实就是用户痒点。

    痒点满足的是每个人的虚拟自我。

    据数据分析,去年二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亲手造就了17年的电影票房总冠军《战狼2》,而之所以他们愿意走进电影院,其实就是因为电影符合了他们的口味,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预期——拳拳到肉真刀实枪,爱国主义燃爆。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到抖音和快手的区别,其实快手就像是一面平面镜,你记录的就是最真实的自己;而抖音则是依靠音乐和特效元素,成为一个哈哈镜,帮你塑造心中的虚拟自我,看到更好的理想自己。

    再说现在的一些网红电商,网红们卖的其实不仅仅是东西,而是我们理想生活的投射,让你觉得购买了他们的产品,也部分的过上了他们的日子。

    淘宝网红雪梨就曾经说过,“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所以雪梨的任何看似很随意的街拍照片,其实从选址、位置、姿势、拍照、后期处理都有一套非常精细化的运营套路,因为拍出优质的照片,是她满足用户虚拟自我的一个重要渠道。

    再包括我们看的霸道总裁、白富美高富帅、英雄主义电影、偶像剧、名人创业故事和各种鸡汤文,其实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这个人的真实经历,而是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把自己投射为故事中的主角,以我的视角去过主人公的人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实现屌丝逆袭。

    所以痒点,其实本质就是满足了用户的虚拟自我。

    4.小结

    上面说的痛点、爽点和痒点,无论是哪一点,只要抓得准,都可以成为产品的切入点。做一个产品,要么帮助用户抵御恐惧,要么即时满足用户的需求,要么帮用户看到理想中的虚拟自我。

    比如说,口渴就要解渴。但是“不渴了”和“喝得很满足”就是不同的概念了。喝杯水就可以解渴了,这仅仅是满足了用户的功能需求。

    如果来瓶汽水解渴,在酷夏大汗淋漓时喝下一口,感觉酷爽,这就是抓住了用户爽点做文章。汽水喝多了怕对肠胃不好,抓住这一点的恐惧,抓住痛点,也可有作为。

    或者还可以选择一个优雅的咖啡厅,一个人享受岁月静好,沐浴着电影中的小资情调,顺便拍个照片**圈,这就是痒点。

    所以无论是痛点、爽点还是痒点,只要看得明白,抓得住,都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产品切入点。

    本文由@小谷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认真写故事而不是认真写爽点,一年就能有两本均订过两万的作品?

    6天前|941人浏览|6人收藏

    17年年初,开书《我是大玩家》,

    八月完本,均订近两万。

    三个月后,《大王饶命》,24小时均订近3万。

    与其说超强的天赋,让会说话的肘子写书顺风顺水,倒不如说他的超强执行力,他对小说应以故事为核心原则的坚守,让他写书如有神助。

    那么,这个写作风格不“主流”的作者,究竟是如何斩获了主流读者群的芳心,且听听他怎么说。

    作品构思最始,我希望全书的整体基调是轻松愉快的,凭借自身这么多年对于幽默语言以及幽默故事的积累,写一本轻松读物。

    我试图让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物都是丰满鲜活的的,然而这种事情向来都是想着容易,做起来难,想要人物能够吸引读者,其实首先要让故事的剧情足够丰满,情节足够巧妙。

    写书是门手艺活,必须每天都精益求精,最后才能组成一个完整且可读的故事,只有踏踏实实的去埋头思考,才能构思出精彩的剧情与细节。

    我自认笔力很一般,这种情况下,老瓶装新酒相对开宗立派来说好驾驭一些。就我个人写作经验而言,前两本书写得很急,急到甚至剧情中期就开始崩坏,到了这本书,我开始慢下来,认真讲世界,慢慢构建世界观。大家常说黄金三章但我这本没什么黄金三章,就是慢慢写。最后发现这样对代入感是有帮助的。

    不追求所有人喜欢,没有哪本书能讨好所有人。

    很多人讨厌其中的人设,然而人设在设定出来的时候就必然要做出选择,自己想好要面对什么样的读者,然后构思出什么样的人设。而且在构建人设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告诉读者这个人有多么可爱或者可恨,而是用事情来告诉他们,把事情写明白写到位,读者自然会明白这个角色是个什么样。这大概是我现在最擅长的事情之一。

    tips

    1、坚持贯彻个人风格。我第一本就有点贱,第二本在这个风格进行延续,直到第三本大王饶命时大放光彩。这本书个人风格非常明显,那是对人物语气以及自身幽默细胞的精细把握。

    2、要学会借势。日常向,轻松向,逗逼向的文风开始流行趋势,这是我观察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大王饶命是借了大势。研究热门小说却不研究主流读者口味趋势,是愚蠢的。

    3、三观符合,自己立身要正。

    4、平台选择很重要。我想谁都没法否认起点现在读者群体是最有底蕴的那一拨,这是十几年积累来的,所以我就算慢一点,爽点淡一点,但只要写出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还是可以包容的。

    5、认真写故事,而不是认真写爽点,爽点是顺手,故事才是灵魂。

    第三部小说,上架两个月总订阅破600万,实在可喜可贺。能取得如此火爆的成绩,在于创新。作者吸取了前两本的一些写作经验,努力反思和琢磨,找到了最适合自己风格发挥的题材,将负面情绪这个大家经常忽视的题材,放在异能里,让它成为一个足以贯穿整个剧情的主线。而而给到广大作者的一个提醒和思考是,如何咂摸主流读者口味的变化将会越来越重要。当以肘子等作家为代表的,重故事、更轻松向的文风获得越来越多读者喜爱之时,成功也就成了必然。

    ——维妮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