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先望了望熟睡中的凌云义,道:“既是如此,二哥,只得麻烦你派人把小义送去昆仑山了。”朱世雄道:“那是自然,明日天一亮我们就分头行事。铭廷护送小云去洪荒门,二弟你随思齐回我天公地道堂。”众人计议已定,便各自安寝。拓跋先想着可能要和门人弟子长期分离,又想到未能把凌云义带回昆仑山,一时心乱如麻,翻来覆去,仍不能寐,便起身拿出包内的小刀,在刀身上刻下给门人弟子的书信,连夜传出。
第二日清晨,众人纷纷醒转,拓跋先便将自己要去天公地道堂一趟,故改由赵铭廷护送之事讲给凌云义知晓。凌云义心内忐忑,又依依生出不舍几分,一时只默默点头。是以众人分头出发,赵铭廷便挟着凌云义御空前往昆仑山。不过半日功夫,昆仑山已然在望,凌云义心中哑然失笑:“之前我和拓跋叔叔行了数月才走完一半路程,今日随着赵师兄不过半日就已到了。”
昆仑山绵延千里,高耸入云,虽只远观,仍可见其气势磅礴。赵铭廷指着没入云端的山尖,道:“洪荒门便在昆仑山上方,凌师弟,你且抓紧我。”因凌云义的身份仍是绝密,是以赵铭廷只知他是拓跋先新收的弟子,拓跋先既与赵铭廷先师杨敛锋曾有同门之谊,又是结拜兄弟,故两人便师兄弟相称。凌云义依言,赵铭廷口喝一声:“升。”两人便往上急升,凌云义但觉心跳加速,重心不稳,只得死死抱紧赵铭廷。不过盏茶功夫,凌云义见白皑皑的昆仑山顶已在脚下,前方一块平地悬空而立,其中屋宇林立,在云间若隐若现,仿若天宫一般。
赵铭廷指着幢幢屋宇,笑道:“那里便是洪荒门的所在了。”话音未落,一抹残影忽然袭来,赵铭廷右指一点,将其化去。凌云义心内惊诧,道:“赵师兄,这是怎么回事?”赵铭廷沉吟道:“洪荒门内恐有变,如今敌我不明,我们还是小心为上,先查清情况。”赵铭廷携着凌云义缓缓向前探去,前方云雾开合之际,隐隐见到似乎有人打斗。再靠近些许,便清晰可见两拨人正你来我往,斗得激烈。
凌云义凝神望去,见其中一拨人似乎人数较多,有十来人,个个奇装异服,打扮怪异,手中的兵刃更是从未见过,此时似乎大占上风。另一拨人人数较少,仅有五人,皆身着暗红长衫,似乎结成了阵势,正自苦苦支撑。赵铭廷喃喃道:“魔门中人?居然敢光明正大地侵入洪荒门。”凌云义奇道:“赵师兄,何谓魔门中人?”赵铭廷低声道:“自羊祖师修行大成,便以此法广授仙界,是以仙界中人慢慢也有了法度去修行仙脉精气。只是羊祖师传下的修习法门,经年累月,不但耗时甚长,还极重悟性,是以不少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仙法大成。所以便有些心思不正之徒,聚在一起,妄想另辟蹊径,速成仙脉。这群人中后来出了个杰出人物,确实被他弄出另一套邪门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成效,并吸引不少心术不正之人追随,这群人便是魔门的始祖了。”凌云义是少年心性,脱口而出:“他们既然能速成仙脉,岂不是可以造福仙界,怎么又成了魔门呢?”赵铭廷淡淡一笑,道:“我仙界正道中人,以羊祖师之法修行仙脉,感应天地之气机,虽进度缓慢,但稳扎稳打,上合天意。可魔门中人修行仙脉,却是采精壮凡人的灵气,以增其修为。他们干犯公约,伤天害理,是以为正道中人所不耻。”
凌云义听得内心发毛,道:“这可不就是传说中的妖怪吗?仙界正道为何不剿灭他们?”赵铭廷道:“魔门中人不比正道中人,居住在仙山福地。他们藏头露尾,不见阳光,大千世界,并不易找。是以千百年来,魔门居然声势日增,近年来竟然开始露面了。”突听一声惨哼,魔门那一拨人中有一人似乎被伤了腿,退出战局。赵铭廷指着着暗红长衫的那拨人中站在最前的那青年男子道:“凌师弟,那便是洪荒门的大弟子,也就是你的大师兄,张绰文。”
第十四章 剑出辟妖邪(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