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奇异直播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六章 侃侃而谈(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南风徐徐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这场比赛,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个人以为类比抽刀断水水更流,基层管理中面对成长中的员工,一旦方法错误,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还有一个说法是霍桑效应,属于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第一阶段是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试验了其他因素,均看不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的直接影响。

    第二阶段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却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精神方面的变化。参与试验的人因受到各方关注,觉得自己是工厂的重要部分,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说明,当人受到关注或注视时,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时,学习工作等效率就会提升,会不断地进步。同样,也从侧面证明小董的话——思乡心切确实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头条丹尼尔先生)

    杨军停下来看向董杰伦,“这里面你最有发言权,你觉得这两个说法对外地职工来说,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克制思乡情绪?”

    董杰伦听明白了,却看向罗杰,见对方若有所思,于是他只能尝试硬着头皮去回答这个问题,只因杨军最后的询问是个病句,对方这是带有考验性质的咨询……不是具备较强主观能动性吗?再看看你执行力如何!

    从心里说,杨军这两个说法跟马军的以人为本惊人的相似,都是从北海基层管理岗位上总结出来的,只是负责对象不同。前者只针对外地职工,后者直接把自己化身为精油。

    也就是说他自认为马军比杨军更务实,方向是对的,手段可以借用民主生活会。(这个手段真的太棒了)

    但是……

    董杰伦有两个大胆的想法,其一,用人靠前也需要亮出自身实力,想来罗杰董俊不会把对自己的观感和盘托出,杨军才有类似的试探。其二,员工除了自身的觉悟提高,具备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集团公司也需要一些付出,以巩固内部职工的契约精神。

    于是董杰伦直视杨军,缓缓的说,“我是这么认为的,杨厂的两个说法都很好,但有一点,不必讳疾忌医,集团公司基层管理人员未必能全部保持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有自夸嫌疑,反正为了靠前这厮也不要脸了,且他还有一句话没说,也不是所有大主任都会像罗杰这样提出类似要求,要求带班长去执行,麻名就提醒他,最近注意一下外地职工的情绪。有的管理干部真的跟以前的董杰伦那样,在有些事情上只按照集团总部下发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是标准、风向标。而马军曾教导他,因为系统各异、生产条件各异,集团总部的规章制度深入到最底层,有的时候会出现失真,或者水土不服的状况,这时候就要看带班长的了,需使出浑身解数去进行调整,帮助总部去完整完善制度,决不允许死板教条主义。

    董杰伦有未尽之言,可在坐的另外三个都是些什么人物、智商啊!

    杨军玩味的看着他,罗杰嘴角带着笑,董俊则直接说,“制度,有一个并不完善却可以逐步完善的制度,终归胜过没有制度,好吧小董,姐今天高看你一眼,你有什么章程?”

    董俊今天晚上可能有会或者是学习,没有换下制服,此时双臂搁在餐桌上,直腰屈身使后背至臀部形成一个夸张曲线,一双美目盼兮,却如铁娘子一般瞅着丫的,简直亮瞎了董杰伦的钛合金狗眼。

    罗杰也说,“小董今晚的表现让我想到了上次聚会,那时我提出禁绝集团内部人员任意跳槽现象。”说着他瞥了杨军一眼,响鼓不用重锤,对方也看向董杰伦,却很平静。

    董杰伦也不是傻的,但为了靠前,必要的展示自身条件无可厚非,不然自己也不可能融入这个圈子,哪怕自己再多祈盼也不行……耽误彼此时间不如洗洗碎了。

    所以他侃侃而谈无耻剽窃,“是的,想要根治还要制度,所有外地职工可享受带薪休假待遇。作为一名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契约精神,拿了这份钱再配合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可以根治。”

    场面静了片刻,三人都在思考,然后董俊问他,“值得吗?产能降低并不是确定的,可你知道北海今年的外地职工有多少吗?而且未来几年只会越来越多,这笔钱拿出来真的值得吗?”

    董杰伦微笑不语,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的。
第四百九十六章 侃侃而谈(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