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让他说得到佛门所说的业会有什么显著的果,董杰伦也说不上来,毕竟人家也无愧于心。
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他会联系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那是一种情怀或者是胸怀,香只是一种比喻,能体会到的人会觉得心灵解脱、心灵安慰、心灵轻松。
其实也没有多么玄幻,总是保持这种心态,见性成佛不敢说,益寿延年就差不多了,因为少了浮躁暴戾多了平和。
小沙弥见董杰伦无话可说,他看看天色,该给老祖煎药了。
他的心已经不在这儿了,于是加快速度,“世间有大智慧者无不畏因如火,我禅宗有一关乎因果的公案,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法匠,著名的百丈清规便是由他来制定。一日下座后,众僧散去独有一个老人站着不走,百丈禅师便问其原因。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只是一个野狐,迦叶佛的时候我曾是这里的住持。当时有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此便堕野狐五百世,到现在都无法脱身。因仰慕禅师的修为,可请禅师慈悲开示。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野狐遂开悟离去。其实世界上谁人何事不落因果呢?菩萨都畏惧!所以世间越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越有慧心,也就越发畏惧因果。简单比喻,北海集团的制度制定者,因其慧心尤其明白集团的制度,关乎几万职工即几万家庭几十万人的命运,所以自然谨慎再谨慎。可是……呔!”
小沙弥忽然一声厉喝,犹如金刚怒吼,但随即嘴角隐藏笑意,积聚的气势便一下散掉了。这一声厉喝是他酝酿了半宿的绝招,旨在一声断喝佛门狮一举吼惊醒梦中人,可惜因为经验浅薄而功亏一篑。
董杰伦猜到了,他心里就一句话,这小沙弥……适合佛门护法金刚这一职务。
小沙弥灿灿的露出一个笑容,干咳一声,但也在等董杰伦收敛所有表情,认真起来才继续说道,“可是,居士可有见过因为畏惧因果就不做事的德能之辈?”
董杰伦缓缓的摇头,他想到了使命感,这跟佛门的普度众生何其相似。
小沙弥念了一声佛,说,“有一句话一个道理不知道你懂是不懂,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董杰伦还是有些悟性的,除交流心佛两学外,今天第一次回答,“听说过,以前不明白,这次懂了,是说我得了一张药方,敝帚自珍会有业报,流传他人会有福缘。”
与!取!与的取的是什么?
并不是药方本身,是缘,是流传他人受益,流传者自身也受益,也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并不是你的,而是上天赐予的,这就是缘。你流传是因有业,你不流传是因也有业,果报自然不同。
小沙弥再一次钦佩老祖的慧心明目,他点点头说,“有人问既然佛那么厉害,又有大慈大悲之心,立志要普度众生,那为什么不把众生都度走呢?居士你能回答吗?”
董杰伦点头,他确实悟了,回答道,“佛度有缘人!”
小沙弥说,“不错,万法缘起,众生能听见佛法遂与佛结缘,但是否明心还在众生自己。众生不想成佛,自己不努力甚至作恶,那佛也不度,无缘尔!因为众生的自由意志并不受我佛控制。比如那张药方,你不想流传不需业报福缘,我佛并不会强制你流传。但……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有福缘你不取,必有业报!”
有福缘你不取必受业报!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三心不可得!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不知道什么时候董杰伦醒了过来,小沙弥已经离开。
董杰伦打开门来到寺院院落之中,面向北海大佛虔诚叩拜。
(本章节佛学概念义理参考佛学网)
姜伟的葬礼简办,甚至连殡葬仪式都是简化到极点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白发人,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很久,失去儿子的痛苦让他们几乎对一切都心灰意冷。
董杰伦参加了葬礼,直到眼看着小小的骨灰盒被泥土覆盖。
他一直站在姜桂花身边,两手搀扶着姐姐,实际意义是无言的劝慰,而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姜父母的绝望、姐姐的空洞眼睛、宸姐儿的无助让他心酸更心疼,而由此引发的思考也令其悚然。
责任!
前段时间幕后人的一系列行动止住了他滑向深渊,但并没有治本。就连北海禅寺一行,苦茶以及老禅师的醍醐灌顶也只是解决了他对两世为人的困扰还有恐惧。尼采说你在凝视深渊时,它也在凝视你,董杰伦之前领悟的侧面叫做偏颇,真定禅师让他直面而淡化直至忽略。
就像一个人领悟一个大道理,却不能事必躬行,虽然事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姜伟的死亡让他陷入恐惧,他的家人现状却让他有了很深的思考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