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
“过去心可有苦茶?”
董杰伦愣了一下,然后就皱起眉头,前世自然没有喝过老禅师的大碗茶。
但是……
不过他犹豫一下还是选择实话实说,“没有。”
禅师又问,“未来心口渴可会有苦茶?”
董杰伦彻底怔住了,脑海里原本如同混沌一样的虚空似乎出现一抹亮光,好像是闪电,或者是别的什么,他想抓住却怎么也抓不住。
这时真定禅师忽然开始诵经,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
至此,禅师止诵,张目望了董杰伦一眼。
董杰伦一旁的沙弥忽然喝了一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沙弥只是心情激荡不由自主,毕竟主持点对点单对单的解惑,类似佛门禅机妙语点化顽石的场景,他只有听闻却从未见过,更不用说从头到尾的现场直播了。
线烛影香黑白对,灵台隐昧兀自参,苦茶味涩心顽畏,石泉寺里话机禅。
可是对董杰伦来说不啻佛门狮子吼,刹那间犹如醍醐灌顶,脑海里那一抹亮光陡然炸裂开来。
是的,他曾经隐约想到过类似的说法,在南柯一梦中(他开始逐渐接受那是一场梦,当做是昨天心)在梦里他是没有喝过这苦茶的,就好比梦中也没有如此高度的参与到北海精神中来一样。
禅师说以后口渴了可以再来尝尝这苦茶的味道,他已经找到了这味道的来源,就如同他已经高度参与到北海精神之中一样,找到了精神食粮并融入进那浩瀚如海的精神长河之中。
不管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这苦茶那精神是不变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他不是圣更不是佛,无论时间空间怎么变换,无论梦里、现在还是未来,这茶会像不昧的灯塔,指引他找到港湾,然后三心不可得只活在当下。
这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信众佛徒所悟的应当是无论处于何境,心都不再执着任何事物,才能有效悟道生出坚毅悟道之心。董杰伦的理解是,不是不执着而是执着于佛,就像禅师告诫他的,不必执着于昨天今天明天……可饮苦茶!
你的心可以信马由缰不可得无所住,但还需一个灯塔!
老禅师就像一个圣手医师,在我不是佛子只为解惑而来的前提下,他按症拿方抓药,整个过程看似轻慢却一丝不苟,用线香用烛光,有寺庙钟声有诵经声,苦茶、机禅,一步一步布局,最后一锤定音!
当然,还是那句话,佛门讲究悟性,悟了就悟了,悟不了就是悟不了,正是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但是……
果然是万事就怕但是!
哪怕真的是南柯一梦,那姜伟的死亡呢?
姜伟之死是宸姐儿之殇,我真的不是佛子,做不到四大皆空。有姜伟就可能会有老董,老话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这还没欲养呢!
他又转回来了!
“禅师,梦里梦回还有不同之处,其中牵扯到了六亲轮回。所以我有大恐惧,还请禅师解惑。”
想了想他又跟了一句,“我并不是信众。”
董杰伦双手礼拜,恭敬至极,他觉得这是对大德高僧最诚心的回报,虽然对方并不需要。
大约是真定禅师抓住了董杰伦的脉搏,这次回复很快。
还是诵经,“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一旁的沙弥德海急得眉毛都快跳起来了,外面的天色早已经暗了下去,禅师年龄愈大,一日三餐进食很少,愈见清减。师傅早有吩咐,禅师自己起居有量,他也要保证老祖三餐有时。
可这小子就是不走……
他想说话,却被禅师用眼神制止,只能无奈的退了一步,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对上董杰伦自然没有好脸色。
董杰伦哪里顾得上他,一脸的茫然。如果心学是初窥门径,佛学他是连门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