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没什么问题发生,老黄微微松了口气,从身上摸出自己的强光手电拍亮,转身对我们说道:“这是一处山斗,从当下目光所触的程度来分析,至少是个官阶古墓,内部可能会更加庞大。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门并非山斗的正门,而是侧边的偏门出口。
这里是个天然岩洞,既然一直到了最下方空气依然流通,就说明这里绝对不止一个出口。反正现在一时半会也出不去,不如去到这山斗里一探究竟,如果能穿过山斗找见正门,顺着正门一路前行,有极大可能找到新的路径,从而脱身离开!”
“偏门?”
方珣一脸懵懂:“这么大一扇古门,竟然只是偏门?老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黄咧开嘴巴,呲出一口大黄牙轻声笑道:“这扇木门对于咱们来说虽然已经十分巨大,可是对这座土斗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首先,门上如此简单的装饰纹路,根本配不上当做整个土斗的入口门脸。其次,岩洞当中的土斗是按照墓主人生前居所来建造,真正的府邸正门,就算再怎么简单修饰,最基本的门匾不会缺少。
普通人府邸门匾采用红底黑字,官僚之家采用蓝底黑字,而皇家贵族则采用金底金字或者红底金字。到了古墓当中,牌匾的颜色只有一种,那就是黑底红字。这扇大门四周,别说字体颜色如何,门梁之上就连放置牌匾的牌楼都没有安置,很明显这根本就不是正门,而是偏门!”
老黄一席话瞬间让我们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别看这厮平时絮絮叨叨有用没用的全都说起来没完没了,可是涉及到这些专业知识,脑袋瓜里的确装着不少有含金量的东西。如果换做是我们,肯定不会想到,如此巨大辉煌的古门,竟然只是整座建筑的一个偏门而已。
大门已开,旁边的老哈早就忍耐不住了,看到老黄一直在跟大家墨迹个没完没了,忍不住出声催促:“行了,别说了,偏门都是单道双层,这后面肯定还有门脸,先抓紧时间先办法进去再说吧。”
话毕,老哈便举着火把小心翼翼的从木门缝隙闪身走了进去,老黄也保持距离紧随其后,途经地面火把的时候还特意告诉我们小心绕过,千万不要将火把给碰倒了。
一行人接连穿过木门,后方果然是一条七八米长度的通道,通道尽头,又是一道木门出现在面前。前后两道门槛的构造和大小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内部这第二道门不是随随便便推开就能轻易进去的,从外边看不到任何插销机关,可是内部却封的很死,无论往里推还是往外拉,均是纹丝不动!
和之前一样,老哈举着火把凑到木门近前,目光盯在门面上,几乎是在一寸一寸的进行查看,似乎在寻找着某种不易察觉的门道机关。
通道内气温至少下降了三四度,让我产生了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下意识转身看了一眼来路,只见第一道门外地面上插着的火把在徐徐燃烧,火光随着空气流动来回飘忽不定,远远的看着显得诡异了几分。
方珣似乎跟我有相同的感觉,看着远处那到火把的亮光开口问道:“老黄,外面的火把你为什么不拿进来,就那么放在地上,我总觉的身后好像还有人一样……”
老黄应声道:“这个是我们祖师爷流传下来的规矩,土夫子出来倒斗,必须得在墓室东南角点上一支蜡烛,这叫引鬼烛。一旦蜡烛熄灭或者火苗变了颜色,就说明墓中有鬼,土夫子需要放回一切物品速速离开,方能自保。
而土鬼子出来背尸,则需要在墓门入口插上一支火把,这叫生人灯。进墓背尸出来的时候,背尸者要从火把上跨过去,火把不灭,便可将尸体放入裹尸布当中打包带走。火把熄灭,就说明尸体阴气秽重,与墓相通,土夫子需要将其原封不动送回棺内,接着转身离去,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能回头,顺利走出古墓,方可脱身自保!”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林海迷踪》,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