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来到江岸码头,情形与过来时已大不相同:江岸上军警林立,江面上除了巡逻艇再没有别的船只。面对此情此境,二人知道想返回去:难。于是往下游奔行寻找过江的途径,然而一口气奔走了二三十里地,却见沿岸都有军警排列在江边。想过江比登天还难。
乔一瞧说:“师傅,看来这回真的闹大了。”
:“闹不怕,闹得越大越好。问题是不知道是谁在闹?”
正在此时,远方隐隐约约传来了接连不断的枪声。
:“师傅,枪声好像在江城城内。”独行大盗猜测道。
:“没错,这是发生了枪战,打得还相当激烈。走,过去看看。”
两个人疾步而行,几近江城时,远远看见江城城门紧闭,城头军警蓄势以待,举枪瞄着城内。而城内的枪声越加激烈,随之又传来了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堵在城外的行人越来越多,官道上无数商户推着小车,挑着扁担,傻呵呵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过不三刻,只见无数穿戴一样服装的军警冲上了城头。城头上的军警急忙开枪射击,双方的人割草一样纷纷倒地。关闭的城门突地打开,一支人马冲出来朝着金陵城方向拼命奔跑。后面一群人紧紧追击。前面的人不断地被击中,活着的不断地回身反击。前面活着的人渐渐跑远。后面追击的人立马返回城内关住了城门。城门口看热闹的百姓来不及逃跑,许多人被流弹击中不死即伤。站立在官道上的行商还算机警,扔下推车,抛下扁担,跑进了田禾地,避过了灾祸。城头上很快站满了人,端着枪面朝城外。其中还有许多平头百姓拿着枪凑热闹。
无影侠和独行大盗伏在低洼处看了全过程,弄不明白这是咋回事?
:“师傅,看来是政府军发生了内讧。逃走的人可能是回金陵城搬救兵去了,回头必有一场大战。城内这些人肯定抵挡不住。”乔一瞧猜测道。
:“走吧,先帮着那些受伤的人离开此地。”
二人来到城门口,死伤者的亲人只顾嚎啕恸哭,却不知更大的横祸即将来临。
无影侠和独行大盗奔走相告,召唤大家赶快逃离。把重伤者扛在肩上,拉住受伤者的家人远远离去。
不到一个时辰,官道上已经隐隐约约传来了急速奔行的马蹄声,继而大队兵马把江城团团包围。
城里城外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城头被攻破,结果可想而知。
无影侠和独行大盗扛着两个重伤者,携带伤者的家人进入一个小村庄,幸遇好心者收留。然而受伤者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而死亡。
无影侠和独行大盗给好心者放下重金,拜托好心者暂且收留死者的家人。这期间,已过了十多天。此时江城城内城外已经恢复平静。
无影侠和独行大盗离开小村庄来到城头下关注了许久,看见城头上的军队荷枪实弹,虎视眈眈,如临大敌。城门口几乎断绝了过往行人。二人放弃了进城的欲望,直奔金陵城,沿途却见大批大批的人被抓捕,只是弄不清被抓者是什么身份。逢人打听咋回事?被打听者光摇头不啃声。
二人来到金陵城城下,看到的情况与江城一般无二,或许比江城的情形更加紧张。二人打消了进城的念头,奔向一个叫屈子镇的人家。
屈子镇距离金陵城五十多里地,在金陵城的南面。据传说,屈子镇是屈原的后代流落到此地,一代一代不断繁衍,渐渐发展壮大,由一个小小村庄变成了大镇。屈子镇的人尚好习文断字,除了耕田种地,闲暇时就是读书写字,长年累月养成了良好习惯,从不打架斗殴。偶遇纷争只动嘴巴不动手,历朝历代一直如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动手动脚的毛病,开始是小打,最后发展成大打,直至打出人命,导致弃文尚武,或者文武兼备。
屈子镇有个巨大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屈原塑像以及子孙后代的牌位,族人宁可饿肚子,也绝不会断了香火。
族长叫屈尚文,当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曾经是大清朝的文举,但天生性格怪癖,把远大美好的仕途弃之如敝履,宁可在家耕田种地,也不入朝为官。由此招来非议:有人骂他是傻瓜,有人夸他有骨气。
见仁见智,由别人说去,反正堵不住人家的嘴。
无影侠和独行大盗来到屈子镇,进入一个小院落,拜见了屈尚文。柳和屈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有说不尽的话题。自此,柳轻风在屈子镇安心住了下来。
乔一瞧则隔三差五出去打探金陵城的局势以及长江沿岸的情况。第一次回来说:“局势依然紧张。”第二次回来说:“形势越加严峻。”第三次回来说:“卷地风查不出任何头绪。三江帮不死即亡,面临绝境。”直到最后一次才兴高采烈地回来说:“师傅,好消息,江面上解除了封锁,轮渡开始运行。卷地风告诉我:他的门徒看见过你的高徒蓝天清和一个小孩子相跟着到了江南。这无疑是立根到了。”
柳轻风说:“回江北。”
二人当即辞别屈尚文,启程上路,到了码头乘坐渡轮回到了江北,来到了三桥镇,果然看见白氏夫妇和白日,白天,娇娇,艳艳,毛孩、土蛋,以及几个女孩子一起来了。
乔一瞧问:“立根呢?”
摘星手说:“立根和蓝天清过江找你们去了。”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