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狼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姥姥乱点鸳鸯谱(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个月时光眨眼即过。

    文婷和文秀如期在一所大院里开办了学堂,每天给五十多个孩子授课,还照顾着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另外雇佣了五个中年妇女予以协助。几个月下来,文婷文秀把一所小学堂办得有声有色。获得了众人的赞扬与肯定。立根隔三差五带着娇娇和艳艳来看看,同时有意无意还带着白云和白仪来转转。时间久了,白云和白仪品出了其中的意味,来的更加频繁。渐渐取得了文婷文秀的好感。

    文婷文秀那是大家闺秀,满肚子文采,又长得水仙花似的。而白云白仪长得英武干练,武功高强,一身腱子肉非常招人喜欢,由此赢得了二女的芳心。文秀年方十八,文婷年方二十,与白云白仪年龄正当。随着日增月长,感情也在日积月累。立根又从中给双方鼓劲加油添柴加火。文婷和白云,文秀和白仪很快就进入了谈婚论嫁阶段。

    三位道长跟着立根接连往长春县跑了几趟。三位道长通过与长春县频繁接触了解认识,终于对长春县的美丽风光和质朴民风产生了依恋,随即心甘情愿地带着近五百个女孩子分期分批转移到了长春县,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长春县经过两年的开山劈路,打通了与外界的交通线,大山里高质量的山货源源不断流到了山外,而山外的货物又源源不断涌入山里。长春县的生活状况有了显著的提升。一栋栋砖瓦房平地而起,原来的窑洞逐渐改成了存放货物的场地。

    长春县的县令赵先生对立根的意图心知肚明,专门把五百个女孩子一一安排在各家各户居住。各家各户好比大旱遇甘露,高兴的失眠了好多日。原先打光棍的男子喜不自胜,称赞赵先生是“天上的月老降临人间。”

    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女孩子们终于有了家,有了稳定的生活,个个也是满心欢喜。三位道长眼看一个个女孩子有了着落,更是暗自欣慰。

    灵州府、成州府、济州府三地的商会通过洽谈合作,获得了明显效果。三地互通有无,物流交易频繁,车来车往日夜不断,经济效益渐渐增长。各地的商户们瞅准了门道,开始在山道上修建客栈。客栈建成后,来来往往的客商夜夜爆满。继而引诱的无数商户眼睛发红,纷纷在山道上修建客栈。百十里的山道上修建了几十个客栈。客栈与客商相得益彰,客流量越发增多。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今年风调雨顺,大秋作物长得格外结实。丰收在即,抢收粮食成了当务之急。曹庄主再也不能四平八稳住在“大院”享受了,带着李氏、赵氏回到了小雨山庄。立根自是不能袖手旁观,带着花儿和莹莹一起跟了去。娇娇艳艳须臾离不开立根,也随同前往。

    曹庄主立即雇佣短工进入田间地头。

    花儿的两个舅舅:赵明、赵亮,在大牢里住了一年戒了毒瘾,早已被放了出来,此时也加入进了收粮队伍。

    娇娇艳艳则帮助厨房烧水做饭。立根武功登峰造极,对农家活却是门外汉,伸手帮忙越帮越忙。只好带着花儿和莹莹从田间到家里,从家里到田间来回跑,嘻嘻哈哈看热闹。李氏、赵氏以及赵明、赵亮的妻儿也是里里外外紧忙活。小雨山庄的住户们感念曹庄主的好,感念闹翻天的恩德,纷纷前来援助。

    秋收结束后,曹庄主和李氏赵氏打算返回府城。

    立根说:“爹,娘,二娘,你们先去吧。我想我姥姥了,我去山尖村住几天就回去。”

    花儿和莹莹说:“哥,我俩也要去。”

    立根当然不反对,于是带着娇娇艳艳,花儿莹莹骑上快马直奔山尖村。

    曹庄主当即让长工段某和另外一个人驾上两辆马车,拉上粮食又带了两匹绸缎送往山尖村。

    姥姥一家人两年没见到立根、花儿、莹莹了,此时看见几人突然来临,喜不自胜。

    姥姥紧紧拉住立根左瞧瞧右看看上下打量,惊呼道:“他大舅,二舅,你们细细瞅瞅,这还是以前那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吗?人人都说我外甥成了大统领,我还不信。谁知……。”

    莹莹问:“姥姥,大舅,二舅,你们不认得我了?”

    姥姥笑道:“咋能不认识?小姑娘变成了大姑娘,越变越漂亮了。什么时候跟我家外甥拜堂成亲?姥姥快等不得了。”

    莹莹说:“我和立根哥早拜过堂了。”

    姥姥一家人大吃一惊,问:“我们咋不知道?怎么也不通知一声?”

    花儿说:“那不算。那是前年过大年磕头要压岁钱。我和擒来擒去都在场。”

    姥姥一家人哄堂大笑。

    莹莹说:“立根哥岳父岳母都叫了。咋能不算?立根哥,你说,算不算。”

    立根大笑道:“为什么不算?我说算就算。”

    姥姥一家人弯腰弓背啼笑皆非,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第一百三十四章姥姥乱点鸳鸯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