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能让杨光这么信心十足的报复计划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计划又会如何进行下去呢?说起来,还得从一种投行业务说起。
在现代投行业务里,在一种业务俗称:对赌协议。
这个词最原本的表述是vaationadjtntis,许多行业内专业人士将其称之为va。
虽然被译为“对赌协议”,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可事实上,它所涉及的问题与赌博却一点关联也没有。
或许是因为这个名字叫起来更有意思,又或许是这个名字更容易被记住,反倒使它的学名“估值调整机制”尽管专业且更能体现它的本质含义,却甚少被人们提及。
事实上,熟悉金融知识的人会知道,这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这种协议是对于当事人针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所进行一种约定。协议的双方可以通过相关条款的设计,对投资人未来的利益进行一种有效保护,故而颇受投资人青睐。
具体而言,如果协议初期约定的条件如期出现的话,那么融资方可以行使一种自主选择的保护权利;如果协议初期约定的条件不出现的话,那么投资方则行使另一种权利。
讲到这儿,大家估计也猜到了,杨光邀请冉枫合作,并提出要让冉枫将自己的公司绿缘生态带入计划,就是因为他打算用“对赌协议”的方式把杜明从摩歇尔华南总裁的位置上拖下来。
冉枫所在的“绿缘生态”就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形企业,这种企业便是“对赌协议”最心仪的目标。
对于摩歇尔华南来讲,自从审计组查出前负责人赫尔顿的种种劣迹之后,摩歇尔华南今年在总部的考核成绩便一落千丈,直逼谷底。
如果今年摩歇尔华南的投资任务无法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话,杜明这个直接负责人就要回总部检讨,严重的话,届时还需就此引咎辞职。
对于一个想在投行里立足扬名的人而言,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在自己身上打下了一个十分不光彩的印迹。
然而,这就是当初杜明加入摩歇尔的时候约定下的条件,也是他从业以来所碰上的最为艰难的时段。
杨光选在这个时候打击报复,就是打算借机给杜明一个重创,在报复杜明当日揭穿他阴谋的一箭之仇的同时,即满足了赫尔顿的目的,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个计划,正可谓是“一箭三雕”!
具体来讲,在这个计划里,杨光会借助大东国际把冉枫手中的的绿缘生态做大起来,从注资到销售链条一应扩大,并将绿缘生态的上升优势扩充开来,并将它双手送到摩歇尔面前,从而获得摩歇尔华南的青睐。
杨光和赫尔顿的目的,是以预期增值兑现为饵,让摩歇尔华南等投资者与绿缘生态的管理层签署一份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
协议从中约定,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将绿缘生态的复合月增长率指标定在不低于35的这个水准上。
如果业绩增长指标达不到的话,那么绿缘生态的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歇尔华南2000万~3000万股的公司股权。
如果业绩增长指标达到目标的话,摩歇尔华南就要拿出自己相应的股份奖励给绿缘生态的管理层。
这部分股份不仅会直接挂钩杜明的薪酬和绩效,摩歇尔还会以“对赌失败”为由,让杜明到总部做检讨报告,并会给他一整年的考核带来不利的影响。
正如前面所说的,眼下,杜明的考核已经直逼谷底,“对赌失败”一旦既成事实,杜明从摩歇尔华南老总的位置下来并离开,就已成定局了。
所以,在冉枫的意识里,这个计划无论是输是赢,对他而言都是没有损失的。
试想一下,如果对赌赢了,增长指标达到35的水准,那么他就能获得来自摩歇尔华南奖励的份额不小的股份,无论大东国际是否撤资,他都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注资;
如果赌输了,绿缘生态必须支付出去的六千万到七千万股的成本根本就不用他来承担,因为这钱是杨光从大东国际借来的,这本亏的也是赫尔顿的钱,无须由他来承担。
正是因为如此,冉枫才放心大胆地将自己苦心经营的绿缘生态拉了进来。
而对于杨光而言,更是觉得这个计划万无一失。
虽然三千万美元的大额注资款是他亲自搭桥牵线从大东国际拉来的,但一旦东窗事发,真正受损的事情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更何况,赫尔顿也不是那种会让自己吃亏的人。
此外,他还拉了冉枫这个冤大头和他的绿缘生态来垫背,即便接下来是再大的风、再大的浪也轮不到由他自己来扛。
因此,这个看似和睦的合作团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私心,说是心各一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
程曦和李想之间越来越默契了。
第一百零九章 北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