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辣妈的二次青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情愫渐开(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杜明嘴角勾出了一个好看的弧度,点了点头道:“好,那走吧!”杜明也指了指前面的路。

    “嗯,谢谢你!”袁艺转身便往前走了去。

    杜明果真不远不近地跟在了后头不远处,保持着一个远近正合适的距离,既不离袁太近,以免引起误会,又可以让袁艺看到他在身后被灯光拉长的身影。

    橘黄色的灯光把这一条回宿舍的路照得尤其温暖。路灯下,袁艺和杜明的身影被拉长后又被拉短,拉短后复又被拉长。

    两人一前一后的剪影仿佛被熨贴在这段风景里一样,精致得如同一幅精心描绘的油画。

    杜明看着前面袁艺的背影,目光炙热而充满温暖,他的眼睛一直目视着前方,一刻也未从袁艺的身上离开过。

    就这样,这两个人一起走过了这段杜明觉得是从入学到现在风景最为靚丽的路程,只可惜这段路程太过短暂,只可惜这时的袁艺并没有把杜明放在心上,感情被滋滋点燃的,只有杜明一个人。

    大一下学期,杜明与袁艺之间的交集几乎为零。

    杜明依旧是管理学院里一个普通的学生,但袁艺却在学校广播社和新闻社都有自己的专栏。经贸学院里经商济世的氛围很浓,常常有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活动面向全校举办,比如金融专业的模拟股市分析大赛、保险专业的投保实例征集活动、经贸系的年度案例总编还有每年都能吸引全校师生参与的经贸“跳蚤市场”等等。

    袁艺作为校园里活跃的参与者,杜明常常能在这些活动中见到她的身影。很多时候,她不是活动的参与者,就是活动的报道者。仿佛她就是校园里蹁跹的蝴蝶,无论飞到哪里,在杜明的眼中都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杜明想过通过更多的方式与袁艺再发生像那时在图书馆时的不期而遇,但却因为学院活动专业性太强的缘故,他常常想不出什么极尽自然的好办法。

    唯一一次与袁艺面对面地说上几句话的机会,就是在“跳蚤市场”上,他向袁艺买了一样精致的小东西。

    说起“跳蚤市场”,那可是经贸学院里别具特色的一项活动,在全市的大学里,这个市场甚至流传甚广。

    这所财经大学的老师们从来都不是照本宣科的人,经贸学院作为财经大学的王牌,老师更是强调同学们要懂得学以致用。

    与传统意义上的“fleamaket”不同,经贸学院的“跳蚤市场”只是延续了这种市场由一个个摊位组成的特点,卖的货物却并非旧物,而是学生们自己制作的手工或是他们找批发商进的货物。

    袁艺与宿舍舍友还有班上的几个同学在“跳蚤市场”开始前,就已经商定了通过卖“十字绣”来参与其中,并在一两位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十副作品,于开市那一日兴高彩烈地登场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为管理学院学生的杜明开始对经贸学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他们学院的公告栏都成了他关注的焦点。

    和他比较熟络的同学有些不解,起初还问上几句,但后来也没太在意了,因为那段时间很兴跨学院修“双学位”,大家都以为杜明想去经贸学院修多一个学位,所以,也没去细究那背后细膩而真挚的情愫其时正在慢慢地生长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