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靠祖传手艺活在七十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3 章(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距离高考恢复还有七年时间,叶桑一想要这样下七年地,顿时觉得不止看不到太阳的光明,连煤油灯的灯光都有点瞅不着了。

    想起前人说的“穷则变,变则通”,现在她已经符合第一个穷字,到底要怎么变,叶桑觉得,得好好想想。

    上辈子她为了更好地混吃等死,读书读到博士,不过学的专业在这个大学都不让考的年代有些鸡肋。

    找个好工作在这年代没人没关系是想都不用想,恰好他们叶家在城里连个亲戚都没有,更不用说关系。

    两辈子加起来活了将近三十年,仅剩的那点羞耻心让她不太能理直气壮的,在家白吃白喝。

    而在乡下,除了下地挣工分从生产队分口粮,有门手艺为生产队服务也能分到粮。

    想到手艺,叶桑想到自己头顶上飘着的那行,叶桑的一生下面的继承祖传手艺,几个小字。

    继承就继承吧,三百六十行,再苦也不会比下地挣工分更苦。

    随着叶桑想法改变的,还有她头顶那行字,直接从继承祖传手艺变成了,“请选择一项发扬光大:1.屠户(包教包会)、2.农业(吃得苦中苦)、3.中医(慢慢探索)。”

    看到第一个的屠户选项,叶桑有点头大,因为她不知道头顶那个任务板面是循着她的想法才有的这个选项,还是叶家祖上真出过这种能人。

    相对屠户这个在叶家从没听说过的手艺,后两个选项还算迹可循,第二选项的农业大概离不了种地,而叶家现在一家子都是种地的庄稼把式。

    第三选项的中医算是最名正言顺的了,因为叶家已故的老爷子是个老中医,而且他还把原主带在身边亲自教了十年。

    可惜的是那位老爷子在她来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原主给叶桑留下了她的大部分记忆,但是她跟叶老爷子学医的记忆在叶桑的脑海里却一直都是模糊的。

    现在三个选项摆在叶桑面前,其实对她来说都不是最好选择,一点都不符合她混吃等死的人生准则,本来她是抱着说不定叶家出过风水先生这种人才的想法来的,不过现在一看,现实教做人,是她想太多。

    把农业排除,看到吃得苦中苦她就浑身不得劲。

    屠户的包教包会不错,但师出无名。

    剩最后中医那项倒还可以,家里老爷子生前留的医书跟他自己写的一些从医心得已经被她翻看了一半了,原主以前跟着爷爷学习记得笔记她也看了一些,现在看个头疼脑热完全不是问题。

    其实中医最看重悟性,原主悟性不错,但叶桑也不差。

    中医中医选中医。做完这个决定,叶桑发现她头顶上那个面板发生了变化。

    从之前的:“请选择一项发扬光大:1.屠户(包教包会)、2.农业(吃得苦中苦)、3.中医(慢慢探索)。”

    变成了:“你已选择祖传手艺:中医(奖励:采药锄一把,银针一包,不知名种子一包)。”

    后面跟着一行:“请尽快把叶进先留下的医书读完并融会贯通(奖励未知)”

    然后呢?叶桑满头问号的盯着任务面板。

    也就是说明天她还得下地,并且下地之余还得学习叶老爷子留下来的那一大箱子的医书?还得融会贯通?

    那她继承这手艺是为啥?只是为了任务把它发扬光大?还是为了原主遗志?

    如果她现在去跟王桂芬同志说,刚才她灵光一闪,把之前忘掉的医术都记了起来,并且打算在家坐诊,申请不去下地,这样会不会免过明天的下地之灾?

    就在叶桑思考这个事的可行性的时候,王桂芬左手端着煤油灯,右手拿着俩煮鸡蛋,进了小闺女屋。

    来人动作很轻,不过叶桑听见动静还是睁开了眼,等煤油灯一近,她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声:“娘。”

    然后成功把端着煤油灯来她床前探望的王桂芬,吓了一跳:“作死哟你,不睡觉瞪眼在这装鬼呢?”

    本来她是怕小闺女被半夜饿醒,想给她往枕头跟前放俩鸡蛋就走的。

    叶桑瞥了她娘一眼:“想到还要这么干半个月,我有点睡不着。”

    王桂芬把煤油灯往桌子上一放,转身道:“那你别睡了,起来把鸡蛋吃了再睡。明天还得下地,别还没干趴下,先把你饿趴下了。”

    不下地是不行的,除了不下地其他都能商量。

    王桂芬心里有杆秤,平日闺女不下地,对外还能说家里壮劳力多疼孩子,不缺她挣得那点公分。

    但要是农忙还不下地,保准没几天生产队就会传出“叶家闺女养的娇,不能下地干活”这种话来。

    虽然这是现实,但当娘的却不能放任不管,真让这种话砸到叶桑身上。

第 3 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