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璇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节 老骥奋蹄(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央政治局讨论国民经济调整问题。邓小.平、陈云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陈云提出,要充分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中心任务是调整,要有决心,东照顾、西照顾不行。过去是以粮为纲、以钢为纲,是到该总结的时候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不光决定于钢,要把钢的指标减下来,搞一些别的。谈农业,只讲粮食不行,要农林牧副渔并举。”

    他还协同老干部们进行着对过去错误改正、拨乱反正的工作。

    一月底,中.共中央宣布对地主、富农分子摘帽。

    二月初,对全国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和受冤的个人摘帽。

    三月初,对外事部门的受冤人员平反。

    三月中,撤消了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解除了“四人帮”强加在教育工作者头上的精神枷锁。

    三月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杨、余、傅事件”公开平反》的通知,为杨成武、余金立、傅崇碧三位将军洗了冤、平了反。

    四月初,总政开始平反冤案。

    五月中,为体育系统平反,贺龙等许多受冤的同志得到昭雪。

    六月初,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陆定一同志问题的复查报告》;为陆定一平反。

    七月中,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平反、改正问题的通知》。

    九月中,“文化大革命”成立的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的倡议者马寅初被平反。

    十月初,文革中一些重大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除了这些,还有好些重大事件,比如拍板对不断武装侵犯我国领土的越南实行自卫反击战;

    对广大人民群众开放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怎么能禁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呢;

    中国又恢复成为奥委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万里做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听情群众意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踏入“禁区”,决定试点推行“包产到户”——此时,中央文件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人民日报》也登文章否定“包产到户”。万里向上汇报,“我们已经干开了,不宣传、不推广、不见报,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备个案,搞错了省委检查。”

    等等。

    邓小.平觉得自己似焕发了第二春,虽辛苦但不觉,要用加倍的辛劳弥补失去的大好时光,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些事情;别的老干部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