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麒麟是按照他劝解余先生的话做的,并不将工作中的争权夺利放在心上,你正科长将我名下的权力“巧夺”了去,一把抓,将我这副科长架空。我并不在意。只做好份内的事落个清闲,闲来无事常于傍晚携一小壶酒,漫步于山脚、半坡,沉浸于各样美景中,落个逍遥自在。不管它世外如何天翻地覆,我只管看花谢花开。
黄麒麟并不知道小紫竟真听了他的话,独自坐火车千里迢迢来到了山东昌乐县。
在县城一打听,果然如先生所说,很快找到了“小瓦刀”。
“小瓦刀”正在西关什字卖豆腐,忽然见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上海的小紫姑娘竟从天而降站到了他的面前,这惊喜可是非同小可。却真是惊喜,先四下张望一番,差点脱出而出“黄少爷呢”,真是要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周围人来人往、还有买豆腐的两个人站在摊前呢。黄少爷竟敢再这缉拿于他的时候敢回来,此为惊;喜当然不必说了,见到了小紫嘛。
“小瓦刀”忙收拾着摊子,也没收那两个买主的钱,说道:“家里来了远客,是喜事,今天这两块豆腐俺就送给两位了。”
挑了担子引小紫回家。
回到家。他这小铺连个里屋也没有,为防人偷听闩了铺板,里面黑漆一片,点了桌上的油灯。
“小瓦刀”用袖子将条凳抹了又抹,才请小紫坐下。坐下后他第一句话就问“黄少爷呢?”
得知黄少爷去了很偏远的贵州,让小紫来找他,这“小瓦刀”一听恰似贫牛郎遇到了愿随的七仙女,一时只喜得手足无措。
“小瓦刀”先为自己正名,拾“杨”姓。
他记小时在乡里亲戚叫自己“狗剩”“剩娃”的,遂请教了教书先生,改剩为胜,官名“杨胜”。给豆腐店也做了招牌,写“杨胜豆腐店”。做招牌是其次,主要是为了“扬名”,不想让小紫听人“小瓦刀”“小瓦刀”的叫他。
“小瓦刀”将小铺粉刷一遍,换了张稍大的床;请了媒人做伐。
这媒人太好当,只是应个景便得了媒钱和四样礼。农历六月二十日,吉日,一顶花轿吹吹打打,将暂安排在县城客栈的小紫娶回了家。
婚后两口子恩恩爱爱。小两口商量,拿出恩人黄麒麟赠两人的钱来在城南租了一处院落,置了石磨、盘了连锅等做豆腐的家什,又买了匹马、雇了个伙计;豆腐坊就开张了。本来挂旗幡写“杨记豆腐坊”就可以了,“小瓦刀”却要正自己的官名,旗幡上写全名为“杨胜豆腐坊”。
小两口搬到了城南这院落来住。雇得的小伙计住西街小铺,每天在这边取豆腐到西关什字来卖。“小瓦刀”小两口在这边每日辛勤做豆腐,批发,小日子过得安稳渐起色。
杨胜心疼小紫,想要给豆腐坊添一个伙计。小紫不让,说现在有大马拉磨,余下重活多是你做,我只是做些轻活,哪里谈得上累,倒要乱花钱。
如果只是杨胜一人,买了大马便等于添了几个人拉磨一样,也会同小紫一样的想法;但现在虽多了小紫帮忙,他想来自大上海的小紫跟了自己,在这没有电影园子、百货公司的县城,只怕她过不惯,又怎能让她再累着,所以有这想法。又劝说道:往后你总有怀孩子的时候,到时还得雇人,不过是早雇些时日罢了。
小紫说:到时再说。咱们现在虽有两处地方,实则都是租的,连属于自己的住处都没有;等以后攒了钱有了自己一院房再说罢。
杨胜心下感动。觉小紫人好看还贤惠,自己这是娶了天下最好的媳妇。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璇玑》,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