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璇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节 一城如一人(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如果将济南比做一个沉稳的仁者,那么就可以将上海比做一个嬉皮的少年。

    济南的生活悠缓,有着自己一种千百年来浸到骨髓里的处世方法,风和日丽的日子,去趵突泉请朋友喝一杯泉水冲得香茶,闲谈风雅也好,议论市语也好,悠然自得,幽香随茶沁入肺腑,涤去一身的俗尘;或是泛舟大明湖,自备了凉茶、点心、书本,或看风景、或读两篇文章,只怕不觉一天就悄悄地随岸边拂动柳丝的风消散了;既便是雨天,脚踩了木屐,撑着油纸伞,多是石板路,听着有韵律的“格的”、“格的”声,只怕你闲漫的脚步也不会因为这雨而走得快起来。

    头发梳得油光可鉴,上边西装没有扎领带,手上戴了天梭的手表,一张盎然笑意又充满活力的年轻的脸;下身却穿着七分裤,露出一截小腿来;再往下,脚上的布鞋子张着口。这少年雀跃着、欢喜的奔跑着,脚下裂口的破鞋子却妨碍他跑得更快。少年想甩了这鞋子,却发现没有这鞋子竟然并跑不快......

    这少年便是上海。光鲜奢糜的上层社会,人身自由都得不到保障的底层社会,集存在于一身。虽也是吴侬软语,但语速却与每天的行色一样,是匆促的,人人都想做那光鲜的上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上的;想摆脱下层社会那双“烂鞋子”,却发现自己要到达那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场馆,却是须臾离不了那双不停奔波的“烂鞋子”送达的......

    而杭州,就象是一个及笄的少女,特别是在这初春的三月。行不远便是中河。警官学校在上仓桥区,而上仓桥便在中河之上。河边杨柳刚吐的新芽正嫩,粉色的桃花开满枝头,正象是少女粉红的脸。过去几个姑娘,耳里听到的是随风传来的软语浅笑。

    黄麒麟放松了心情,随心而走,觉得在杭州就不用打听那里有好景,走到哪里都是景。

    有一个是例外,就是西湖。

    对于西湖黄麒麟已慕名许久,既到杭州城,岂能不去?

    问了人,才知道在十几里外。

    只有十几里,走着也费不了多长时间的,黄麒麟想。

    .

    未近西湖,但见游人已多。待到了西子湖畔,湖畔漫走的游人、湖中乘舟的游人,远处山坡的游人,放眼望去半是风景半是人。

    也难怪,西湖本来就闻名天下,既使是本地的游客到春季也要来游玩,更不要说别省的客人,到了浙江,自然想法要来杭州一游。

    这如同一帮人团团围住了佳人,先不说唐突了佳人,这许多人围了,后面的人踮了脚也看不真切,前面的人也只看到了佳人抬袖半遮面,怎能窥其风韵。

    欣赏西子“佳人”,最好是无人独伴的时候,摆两盏香茗,近看佳人眉如远黛、眼如秋水,细听其莺声软语诉其心声;至欢愉时秋水含笑、巧笑倩兮,使人只迷其色而忘因何欢愉;至款诉心曲时吹气如兰、柔肠百转,令人抚髀慨叹,惊这佳人如仙,只怕过了今夜此生再也难见......

    .

    织云的文章登在了《上海工人报》上,她没有一点夸张,只是将自己所亲历过的事实写了出来。

    确实起到了“震撼”的作用。

    没过几天申盛厂就派了人来亲找处长来谈。

    织云坐在底下办公室里,心情激动,手里拿了校对稿,眼睛却不时瞟向门外。无意中他却看到老周看着她轻轻摇了摇头,似着还有一声轻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