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国庆作业”几个字,余妈妈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老余,老余你快下来。一天天就知道窝在书房,儿子回来了也不知道出来看一眼!”
“来了来了,我这不是出来了嘛。”老余其实也没有多老,看上去四十出头,戴着一副金属框架眼睛,手上拿着报纸,很有老干部的风格。
“儿子呢?”他看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儿子的身影。
“上楼了,谁让你下来得这么晚。”余妈妈不满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我跟你说,儿子这次竟然带作业回来了!”
“他是一个学生,带作业回来又不是多稀罕的事。”见妻子大张旗鼓地把自己叫出来,就是为了说这事,老余又把注意力放回到了自己的报纸上。
“换别的学生,这事是不稀罕。你自己的儿子你不知道吗,自从上初中以来,他什么时候写过作业了。就连初中课本,都是新的!”
说到这个余妈妈就来气,她和老余两个都是在事业单位上班的,职位还不低,工资待遇都挺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忙。
忙起来就顾不上孩子了,从最开始的每天回家,到每个星期回家,现在又变成了节假日才有空回来陪陪孩子。
等夫妻两个人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余朗已经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上课不听讲,下课也从来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最开始还给他们打电话,后来看他们也管不下来,最后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我就说郑辉那个人教学生有一手,不枉费我花这么大功夫把儿子送到她班上去。”
“你快给人郑老师打个电话,问问他国庆有没有空,我们请他吃个饭。”
余妈妈推了推老余的肩膀,看他把手机拿出来,立马凑了过去。
“喂,郑老师吗?我余明德,余朗的爸爸。是这样的,我想问问您国庆有没有时间,我和我爱人想请您吃个饭。”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余明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余妈妈也在一旁补充:“这不已经开学一个月了吗,我们也想了解一下余朗在学校的情况。”
“吃饭就不用了,我是他老师,这都是应该的。余朗在学校表现挺好的,上课也遵守纪律。就是我看他各科的基础好像差了点,要是可以的话,你们最好帮他请个家教,补一补初中的知识。”
“高中的课程也紧,老师们都有自己的进度,所以这以前缺的,只能课后多费点心了。”说起学生,一班的每个人,郑老师都花了时间去了解,因此余朗的薄弱点在哪,他一清二楚。
“好好,我们回头就给他请家教老师。”余妈妈在电话这边使劲点头,也不管郑老师看不看得见,“郑老师,其实我和老余就是想感谢你。”
夫妻两人对视了一眼。余朗已经成了两人的心病,还是无药可治的那种。为这个,余妈妈没少掉眼泪。
而现在,眼看着这心病有了好转的迹象,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感动。
这又哪里是一个谢字能表达的?
“原来你是说这个啊。”郑老师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余朗这样,多半是被班里的同学给刺激的。”
说到这,郑老师那叫一个开心,把班里这段时间的一些事给他们说了,最后总结道:“余朗这是把自己当做了班上的一份子,挺好的,你们两个就放宽心吧。”
“我怎么听他这样说,咱儿子这事真的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挂了电话,余妈妈有些迷茫。
“瞧你这话说的,人老师谦虚一下你还当真的。要我说吧,郑老师有功劳,他们班那个班长也起了不少作用。”
余明德发现了,郑老师说的那些事,里面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影子——那个叫木青青的小班长。
班上学习氛围这么浓厚,有一半的原因都在她身上。凭什么就她数学考满分,是自己不行吗?那肯定不是啊。能自己进一班的,哪个会觉得自己笨。
还有教师节的事,这小姑娘办得实在是太漂亮了,余明德忍不住在心里面夸赞。
“行了,这事就先缓缓。”也不是说就这么算了,夫妻两人当然还是感激的。只是功劳落到了一个小姑娘的身上,要怎么去办,还得重新考虑一下。
成年人之间办事方法,不能照搬到小朋友身上。
“能吃饭了吗?”余朗上楼洗了个澡,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出来。他饿得不行,屋里面却一点做饭的动静都没有。
“今天不在家吃,你好不容易放假,今天我们一家人吃火锅去。”余妈妈才不是因为自己忘了做饭。
“你不早说,我刚洗了澡,等会吃完又是一身味。”余朗嘴上这样说着,却还是回屋去把身上的白t恤换成了黑色的运动衫,等会油溅上去也看不出来。
不管别人吃火锅还是吃烧烤,木青青家仍然是家常炒菜配白米饭,只是从以往的一荤一素一汤,变成了三荤两素一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