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我靠晋江谋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此时很后悔(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需要的不多,只两个条件,战争之际供应所有物资,你答应太后的征召出位户部尚书。”

    尹鹤沉默不语,只道:“容我考虑几日。”

    江如愿脸上的失望显而易见,她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与他拱手告辞。

    即日,铁厂三座已经完工,里面各种炼铁按照图纸一应俱全,铁匠被召集而来,按照她说的方法锻炼铁制,至于铁矿石不足的问题,她已经直接下令让那官员一个星期搬离。

    此事又惹的不少闲言碎语,但百姓不跟着热闹了,他们拿着太后给的工钱想要多干一点都来不及,对于那位官员也是认为他应该快点搬离。

    这造铁兵器,没有铁矿石可不行。

    如今他们已经知道了太后要干什么,但除了嘴上说两句,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触,战争离得还远,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南迁。

    这天,总是塌不了的。

    如此想法多见于农夫之中。

    温纶前来询问是否继续建造,如果需要继续建造,需建几座?

    因为前日扩招工人的先见之明,江如愿也喜欢指使温纶做事情。

    她道:“直到兵器造出来之前,就可以让他们停下来了,让他们去搬运兵器,运往何处,去问将天阳,他自会告诉你。”

    炼铁方法的演变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早在战国时期,铁就开始有了,然后炼铁开始发展,但产量肯定不大。

    秦汉时期,这铁已经大为推广,有名的大秦国虽然还是大部分用的青铜器,但冶铁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标准化生产。

    秦朝的炼铁方式主要为高炉炼铁,通俗点说,就是用个大炉子来烧。

    第二个可选择的,是汉朝的“炒钢”。生铁融化,锻炼成熟铁和钢。

    江如愿选的大抵是这种方法。她让建的厂房里有化铁和炼铁两个分区。

    有化铁炉几座,这炉壁分为三层,有弧形耐火砖,外罩着草泥,内搪着炉衬,有一个陶制成的鼓风管。

    还有工具铁砧板和石锤,这是用来破碎原料的。

    原料被破碎之后,放入炉子中,每过一段时间出一次铁水,进行一次补炉。

    出来的铁水会流进长形状的槽里,然后被弄进用泥土造的模子里,浇筑完毕后等它凝固一定程度,放入炉子烘烤,浇筑铁水,如此反复,才得产品。

    虽然比起之前快了很多,还是颇为耗费人力。

    论坛如此讨论。

    铁匠们把第一个产品加工出来后,江如愿看着那呈上来的环首刀,拿起来挥舞了一下。

    她道:“随我去练武场。”

    温纶和薛云洛在了后面,两人让人牵过来马骑上,吊在轿子后面。

    温纶道:“薛公公可是知道太后要做什么?”

    薛公公睁开那精光满射的玻璃眼珠子:“这自然是不难猜的。”

    温纶轻飘飘的拍了个马屁:“薛公公朱慧兰心啊。”

    薛公公捂着嘴笑了:“杂家看着温大人想必也猜出来了吧。”

    温纶笑而不语。

    到了练武场,江如愿一眼便瞧见那最上方的将天阳,一双深邃眸子看了过来,脸如画成,身形气质,如侠如将。

    她从侧方走了上去,一步一步往上,那将天阳见状,缓缓单腿跪地。

    “恭聆太后。”

    地下士兵见此,万人的练武场跪了一地,声籁具静。

    她转过身来面向众人,运起功力给自己声音扩大,片刻后,夹杂着内力的浑音响彻了练武厂。

    “众位请起,哀家得一天工辅兵,此物折而不断,削人如泥,如果有人能向我证明有资格拥有它,賜钱万两。”

    这万两,相当于丞相一年的工资。

    如果不是为了鼓舞士气,她这钱还可以用来造些别的东西。

    钱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底下已经发出了不小的惊呼。

    将天阳闻言转身道:“太后懿旨,开擂台!”

    顿时喧哗震天。

    “这当然也是为了在士兵面前露露脸的意思,不然跟着将天阳久了,心里忠于的就是将天阳而不是皇室了。”

    心里想着,江如愿面上还是一派淡然。

    她淡定的打开论坛,给这万人的喧哗拍了个相片。

    上传,ok!

    刚才万人跪拜,唯独薛云和温纶站在旁边,很是瞩目,所以此时也受了不少关注,被拉着去比擂台。

    温文尔雅的温纶脸上带着不失尴尬的笑容,礼貌性拒绝,和薛云走向太后所在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