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终南见杨过与陆静修均呈黯然不语之样,即道:“爹,师父!为何黯然神伤呢?那宝掌虽称神僧但又不是神仙,你们何必如此信之他言呢?”
小龙女亦**言:“南儿言之有理,道长、过儿不必如此忧虑。”
陆静修道:“杨夫人你们有所不知,这宝掌虽不是神仙但亦是修行近千年的高僧。再之,出家人从不打狂语,因此而论六年之中有大事发生必然属实。”
接着又道:“南儿,神僧昨日传你三掌之功,今日你练功之际内功可有异变?”
杨终南道:“有!南儿晨时练功之时,已感体内三股强大的气流在翻滚,只是无法发出。”
陆静修笑道:“果然如此,南儿受神僧缘传三掌之力,必当三次身陷危急和事关紧要之际方能发出。”闻陆静修此言,杨过夫妇虽感惊讶,心下亦是欢悦之极。
转眼已过数日,杨过与陆静修的伤势皆然自愈,丝毫未有损伤。而杨过夫妇至杨终南中毒之后,一家人在观中已待多日。二人叮嘱南儿后又与陆静修拜别,抱着小思情下山而去。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已过四个春秋,时当南度宗咸淳七年。杨终南已年满十八。四年之际他摇身一变,已是身形强壮,五官清秀、神气凛然的俊朗少年。一身雪白衣衫映衬的甚是潇洒之极。然而他的武功已是炉火纯青,内功也达到至高之境!
一日清晨阳光微照,陆静修身挎包裹、身背厉剑手持拂尘对杨终南道:“为师四年一度的云游今日便要起尘,此次之行便有数月才回,南儿在此务必勤修武功剑法,切不可惰之!”杨终南毅然道:“南儿知道,师父尽可放心而去。”
陆静修去后,杨终南兀自苦修如昔,白鹤亦然情感依旧地陪伴着他。转眼时间晃过,已至九月初九。他至山中练剑之时,忽然从山中深处传来阵阵悦耳的琴声。他缓步止剑,静睦闻听,此琴音清脆悠扬,仿似清凉的山风吹入深林,令人飘逸爽心而至肺之感。他情不自禁地迈出脚步,随着琴声飘然而去。穿过一片翠绿的竹林之时,闻那琴声旋律,已是愈来愈近,愈来愈大,时而在随风荡漾,时而又冉冉仿佛飞入云间。如此美妙动人的音韵,实乃是只有天上传,人间难得有几闻。又往上行至不远,便望见一道瀑布从一高岩顶上直泻而下,只见飞珠溅玉、水雾迷濛。瀑布下端便有一座青石彻成的古桥,桥腹之上刻有一条石龙,龙头朝下、龙尾向岩,似欲随溪直奔大海之势。桥上刻着‘龙居溪’三个大字。桥上一白衣女子端庄幽静而坐在一石桌旁,双手扦弹着放在桌上的琴弦。原来这美妙悦耳的琴声,竟是出自这女子之手。
他徐徐走到桥头,望着飞流直下的瀑布,却听不到一丝音响,只闻得女子弹出的琴音。他神异地转视着那女子,见她皮肤白腻细嫩、秀发飘飘柔长、双眸晶亮、樱桃小嘴,那纤柔如玉的双手幽闲清雅地弹奏着,宛如一朵闲花带着淡淡的春色,实是美若天仙羡煞她人。
正当他徐步即将走近之时,那琴声突然由悠扬缓缓而落至止。琴声一落便听见哗哗的水声,见他走近,那女子才自嫣然抬头,那尤如一泓秋水般的莹目凝视着他,柔声道:“你终于来了!”他蓦地一怔,道:“姑娘知我要来么?”
姑娘道:“不知道,我只知今日有缘人必至此地!故而在此等候。”
第十七章 梦遇仙姑 幻赐神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