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顾臻臻对这位皇帝的驾崩并没有什么感觉,死个人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啊,早死晚死都要死嘛。再说大家又不熟。
但这可是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按照礼制,皇帝死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戏园这种地方都要关一个月不准开门。
每个人家里都不允许有丝乐之声,一经发现几十大板是少不了的,不敬可是大罪。
原本热热闹闹的新年,如此是不可能出现的了。
出了这种事儿也没人张贴喜庆的对联,过年气氛瞬间被浓郁的悲伤掩盖,过年的时候各家紧闭大门,一点热闹都没有了。
皇帝驾崩衍生出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改朝换代,消息传来的时候,据说大行皇帝早拟好了圣旨,立皇七子晋王赵祁为太子,继承大统。
顾臻臻自然不认识太子是谁,但作为要在这个王朝统治下生活的普通群众,她还是由衷的希望新帝是个明君。
打听了一下这位太子的行事作风,听说是个性格很好的皇子,在众多兄弟中秉持中庸之道,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
至于他怎么得到了皇帝的青睐,最终被立为太子,这其中的牵扯可就不是顾臻臻能够打听到的了。
结果皇帝刚驾崩没几天,又一件大事。
燕州燕王起兵,打的旗号是大行皇帝生前的皇位乃是抢夺而来,燕王自称找到了开国太祖皇帝的太子,要将皇位还给正统的太子。
燕王这打的旗号牵扯到大行皇帝的夺位秘史。
开国太祖皇帝曾经自然是有过儿子的,但都夭折,没有一个长大的。但太祖皇帝还有好多弟弟,如太宗帝,如这位燕王。
当年的皇位,因为太宗皇帝手握兵权,亦是几个兄弟里除了太祖皇帝最有能力的,所以几乎都默认了太宗皇帝的继位。
但,在十五年前,多年无子的太祖皇帝后宫突然诞下了一名皇子。
太祖皇帝晚年得子不说,这皇子的出生意味着皇家有了正统的继承人,太宗皇帝唾手而得的皇位岌岌可危了。
把皇位拱手让给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这谁能够接受?这位皇子出生没过多久,当年的太宗皇帝就宫变了。
结果显而易见,他成功了。除了那位太子不知所踪。
一个孩子,就算跑了,也成不了气候。而成王败寇,再加上太宗皇帝上位后励精图治,数次减免税赋,渐渐的大家也就都忘了这事。
但,很明显有人记着呢。
燕王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前太子不说,至少他这个理由是占据了道德高点的。
而燕王的起兵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起兵数万,浩浩荡荡的朝京城杀去,很快就打下了沿途几个州府,势力还在不断扩大。
新帝还没上位呢,就遇到了这种事,自然勃然大怒,遂令各部立即出兵,但多年无战事,各州府的驻兵又都不多,在叛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很快就打到了贺州。
叛军在贺州受到了当地驻军的狙击,没能继续往前,在这部分胶着了。
一时,民生缭乱,凡是被波及到战事的地方,多了很多流民。
顾臻臻也觉得气愤,因为燕州的地势在她刚打通的从沂州到许州的这条线上,起了战争,她的生意,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