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曲-闺与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呼唤,救赎(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的心上人是个文武兼备的男子,他对我情有独钟,为我披荆斩棘,是个不可多得的英雄。他叫秦墨裁,墨裁!”

    他对她事无巨细,出于同情,出于承诺,他把她照顾得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好。

    他对她说:“恭邑公主,‘秦墨裁’,你还记得吗?听说你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他陪你一起上过战场,与你在朝□□事。他能与你携手并肩,共同经历风浪,亦能与你一起坐看行云,览尽世间繁华!”

    “听说他曾为你受过许多苦楚,你也甘愿与他一起经历磨难。他陪你救国,陪你奔走,陪你走在生死的边缘,倾尽所有,忽略生死,义无反顾的走在你的前面!”

    “听说他是你的郡王夫,他入你的城,你以山河之礼聘他,轰动一时!据说那时,你是南郡王,他是郡王夫,你们的婚礼就在南郡最高的城楼上举行,四方宾客同贺,满城欢庆!”

    “听说,你还是扶乩城城主的小徒弟!你婚礼那天,他列阵为你庆贺,空前绝后,后来为了你,发动千军万马!”

    “恭邑公主,你活得恣意畅快,让人羡慕,许多男子自愧不如!你有那么精彩的人生,那么多关心你,牵挂你的人,你难道真的就要一直这么糊涂下去吗?”

    恭邑乖乖的捧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听他或惋惜或羡慕的说。

    日复一日,似乎终于到了也没什么可说的地步。

    他依然照顾着她,把她当成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他和她说起他过世的妻子,曾经名动孝都的三公主。

    “我们成亲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心里有人。她心里有人,我心里有志向,有天下,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不知道我心里到底有没有过她,可她和我交心的时候,她说她自认才貌双绝,而我也品貌非凡,明明是佳偶天成,璧人一对,却为何,她就不能像世人所期望的那样,倾心于我?我的心里忽然就很难过,她对我不倾心,我对她亦不热心,我们维持着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本以为可以平淡一生,却没想到她会这么早离开。

    她走得时候执念很深,我居然在她眼中看到了解脱的神色!我陪着她依依不舍的送别她的亲人,心里忽然很难过,她常说,她很想爱我!我不知道我爱不爱她,可她走的时候,我心里是那么的难过,惋惜,遗憾,不舍,她是那么好的女子!高贵的身份,卓越的才情,非凡的品貌,可我的不用心,让她孤零零的带着她的执念走完了一生!”

    “我常常在想,我欣赏她,她亦欣赏我,如果我愿意向她迈进,给她超过一个丈夫的关心,似爱人一般把她捧在手心,是否就能够救赎她,把她留在人世间久一点呢?”

    “我对她,似有情又似无情。她走后,我忽然想起了很多有关她的事。她在房中弹琴的模样,她为我添衣的模样,还有她笑的模样,嗔的模样,尤其是她常常倚靠在水榭栏杆旁,宁静的脸庞上挂着堆不满驱不散的浓愁,愁眉紧锁的模样,最能牵动我心!”

    前新科状元与扬城三公主的姻缘,曾经也是孝都城的一段佳话。辛桓也有他的伤心,而这些伤心,他只能对恭邑讲。

    眼前的这个人,安静而美好,她不会因为三公主的不忠而苛责她,也不会因为他的无能和软弱嘲笑他。

    他看着恭邑的目光,一点一点的变得温暖,柔和。

    “恭邑公主,透过你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牵挂的,是这么一个人!”

    “有人为了他郁结于心,葬送了性命,他一心一意待你,你怎么忍心,忘记他,忘记你们的曾经?”

    恭邑呆滞的目光中忽然有了一丝茫然以外的其他神色,辛桓惊喜的抓住她的肩膀,“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周未雨来送药,辛桓接过,恭邑看着眼前的药碗,泪水大滴大滴的往下掉,“苦……”

    辛桓叹气,手拿起勺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搅拌着碗里的药。静默了良久,他似乎有些失望了,可在这短暂的失望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包容,放松的神色。

    周未雨走开,他看着恭邑舒心一笑,“你都叫我‘桓’了,以后没人的时候,我能不能叫你‘邑’,以后,我们就是亲密无间的友人了!”

    恭邑的病情始终不见大好,万藏宫四侍商量好,决定将恭邑的情况报知城主。

    庄源国大败宣启国,庄源国新皇登基,龙宣太子一行人也从庄源国动身,走在回城的路上。

    信陵先生到的时候,恭邑和辛桓正在一旁玩耍。周未雨对这个大名鼎鼎的扶乩城主感到很陌生,她不似恭邑与梅洛儿一般与信陵先生有交集,每每总是在他们的口中听到他,或是匆匆一瞥,他便从她眼前飘走了。

    藏兵公子帮忙引见,信陵先生眼中却只有恭邑,如果不是四侍来信告诉他,他还不知道恭邑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此时见到恭邑,哪还有心肠去理会这些小辈?

    辛桓和周未雨默默的见了礼后自动退到一旁。信陵先生去拉恭邑,恭邑起初还有些抗拒,看了看辛桓,又看了看信陵先生,慢慢的将视线移到信陵先生脸上,愣愣的看着他,“桓……”

    信陵先生摇头。

    “燕祁……”

    信陵先生看着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是师傅!”

    恭邑不说话了。信陵先生扫视了一眼四周,狠狠的道:“等秦墨裁那小子回来,我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他临走的时候,把照顾恭邑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秦墨裁的身上,如今自然什么都不问,便把责任怪到了秦墨裁的身上。

    可惜,他没有等到秦墨裁回来。

    他留在辛家别苑照顾恭邑,以古老的祝由之术铜铃催眠,结合药石,针灸,不遗余力的治疗恭邑,再加上辛桓的陪伴与协助,恭邑的意识似乎正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恢复。

    龙宣太子一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去秦府探望恭邑。相国夫人说,秦墨裁走后没多久,恭邑便不打一声招呼就离开了。

    龙宣太子责问为何不报知太后,相国夫人又说,“以为公主会去投奔太后,身边发生的事自然早已告知太后,是以不做他想。”

    龙宣太子不顾惹怒皇上,派人在城中大肆搜查。扬皇却说:“城中遍寻不见,若证实她不在城中,便是她有违当日的命令,擅自自出城,定斩不饶!”

    信陵先生不便出面,周未雨同辛桓商量,由他出面告知圣上,就说恭邑自愿移居他辛家别苑,绝口不提生病之事。

    龙宣太子闻讯赶来,方知恭邑生病。

    他看着眼前褪去一身孤傲乖巧宁静的恭邑,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只是……

    想到这里,不禁感慨,“皇姐,昔日我与你置气,却不曾想,有一天你会变成这样站在我面前!你这样,忘记一切倒也好,只可惜……”说到这里,他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庄源国一行,龙宣太子居功至伟,世人都道太子龙宣,智勇双全,胸怀天下,堪当大任,太子妃怀胎六月号出双喜脉,普天同庆的大日子,一道追封的圣旨却毫无征兆的来到了秦相府。

    “眀义将军秦墨裁,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庄源国一行,衷心护主,奋勇杀敌,慷慨就义,居功至伟,特追封明义侯,赐玉石宝器千件,厚葬之。”

    这一惊天消息,对于秦府而言,犹如秦天霹雳。都道秦府忠义,却不知秦相国一连痛失二子,无子送终之悲。

    龙宣太子说,秦墨裁殒在了庄源国与宣启国最后那场大战中,尸骨无存。

    辛府别苑中,就连信陵先生也一时陷入了沉思中。

    恭邑拿糕点的手就这么堪堪顿住,默默的落下泪来。

    众人大惊。

    龙宣太子蹲到恭邑面前,“皇姐,你是不是,也不想他死,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是不是?”

    恭邑继续拿起糕点开始吃,任凭旁人再怎么诱导也不肯开口说一个字。

    周未雨是第二天一早发现恭邑不见的。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众人在城中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