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的时候玄清策马而来意气风道:“皇兄许我北游两月我已经收拾好行装咱们一起去吧。”
我愕然“你北游而去我怎么能跟去呢?”
他笑:“我一向独来独往微服出行。谁又知道我是王爷而皇兄他自得了新宠傅氏哪里有空来理会旁人。我便带了阿晋与你同游上京如何?”
我迟疑道:“可是我身着佛装尚在修行中。”
槿汐在旁笑道:“娘子日日闷坐在这凌云峰里也无趣不如去散心也好。反正咱们独自住在这里谁又晓得咱们在不在了。娘子的佛衣换了就是咱们还有好些旧年的颜色衣裳带了换上不就和寻常女子一样了么?”
浣碧亦含笑道:“小姐身边不能没有服侍的人不如带上我吧。”
阿晋笑嘻嘻拍手道:“碧姑娘服侍娘子阿晋我服侍王爷四人一行最妙不过了。”
槿汐温和道:“娘子和浣碧姑娘同去吧奴婢留下看家就是。这时节北上上京正是秋光如画的时候呢。”
玄清目色中尽是笑意“咱们从未一同出游过呢你可愿意么?”
大周建国伊始曾在阳京定都过十二年亦称“上京”。距离如今筑有紫奥城的京都“中京”大约三百里。大周建元十年北境的赫赫屡屡进犯上京周遭最甚的一次赫赫的济格可汗甚至领精兵五千长驱直入至距上京只有八十里的“雁鸣关”。
雁鸣关西临喜陵江南接阳京北界北有指仙关紧接落铁山栈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落铁山之外茫茫草原戈壁大漠群山皆都是赫赫的领地了。因而雁鸣关是赫赫挥兵进入大周万里江山的要地也是一道如铁锁屏障的关隘。因其关防所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仰头望去几乎与天相接连大雁亦难飞过每到秋深季节往往闻得成群大雁盘旋周遭哀鸣不已故而名叫“雁鸣关”。然而雁鸣固然悲哀不已雁鸣关四周的百姓亦是备受苦楚。赫赫部族常年驻于北地逐水草而居水草丰美的年节还可若到深秋时水枯草竭民无温饱之资便会铁蹄南下踏马落铁山边境烧杀抢掠往往边民家园被毁、横遭战祸苦不堪言。民生哀苦之状令人不忍卒睹。
建元十年正逢大旱时节赫赫千里肥美水草尽成荒芜入秋不过十日气候竟然大变寒暑暴降数日后大雪降临冰冻三尺。赫赫为求国运维系部族命数倾尽国力集合十万大军挥戈南下。
彼时大周亦在旱灾之中何况连年征战刚刚平息国家正欲休养生息之际国力十分疲惫军中关口粮草难免粮草不济又遇天降大雪守关将士谁也不曾料到大雪纷飞直欲迷人双眼之中竟会冲出赫赫数万铁骑如同从天而降霎时各个只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任由期铁蹄南冲而来。
若是雁鸣关被破彼时的上京便如铁齿被断喉舌尽会暴露在敌军面前。太祖征战十数年才打下的锦绣江山全要落入蛮夷手中顿时国中人心惶惶甚至有朝臣力劝太祖退居长江南岸与赫赫划江而治苟且守住半壁江山。
危急之时幸得大将齐不迟不顾征战沙场半生后的老迈之身重披战甲抖擞上阵以六十花甲之龄冲入战阵身先士卒一箭射中济格大汗的肩头迫得他跌下马来一扫赫赫南下以来大周军士的颓唐之气亦使赫赫士气大伤萎靡不前。
建元十年十一月赫赫元帅左都监阿不离率军再度攻打雁鸣关齐不迟率军据守雁鸣关在关右侧筑垒称“灭赫坪”并在地势险要处筑隘设置第二道防线严兵以待。十年十二月齐不迟与赫赫军激战数日终因力不及彼退守第二道防线。赫赫将士披重甲铁钩相连鱼贯而上齐不迟与其弟齐不退督军死战以劲弓强弩大量杀伤赫赫军赫赫军攻势不减齐不迟派部将慕容政率精兵锐卒持长刀、大斧攻赫赫军左右翼。十一年一月初一夜大周军燃火落铁山战鼓动地出兵反击并派王喜、王武诸将攻入赫赫大营赫赫大军惊溃不止赫赫元帅阿不离战死受伤未愈的济格可汗遂引兵逃遁旧伤复死在半路之中。齐不迟乘势扩大战果派慕容政诸将追击而上杀敌万余人血流成河。又命齐不退于赫赫军队奔逃回国的必经之地河池再设伏兵再攻赫赫军队。赫赫军被迫退回都城藏京。
齐不迟一生征战铁血丹心终于于六十花甲之年凭此“雁鸣关”一战封侯拜相。居大周武将第一侯“定勋侯”太祖钦命丹青妙笔画其画像悬挂在上京太庙的偏殿“阳翼殿”中名垂青史。甚至当年落铁山附近若有孩儿顽皮啼哭不止只消大人哄一句“齐不迟来了!”孩子必定吓得不敢再哭闹了。
可惜天不假年齐不迟在封爵三月后力竭而死含笑九泉。其后人虽然被太宗以富贵荣荫化解兵权不再手握大周万千兵马然而身家富贵宠遇优渥经历百年不衰。直到本朝乾元年间齐氏一族渐渐人丁凋零家族才逐渐式微。然而将门百年积威犹存名声显赫。而齐不迟的后人如今在宫中的即是端妃齐月宾。这也是何以齐月宾自幼养在深宫为玄凌必选嫔御的缘由。
齐不迟死后数年死讯依旧被大周朝廷牢牢封锁赫赫在雁鸣关一战后不仅折损元帅和数万兵士连大汗也命殒途中。赫赫畏惧齐不迟的余威加之元气大伤数年内不敢对大周轻举妄动一味地安分守己。不久继任的赫赫大汗英格向大周议和愿以落铁山为界建立“互市”买卖以牛马换取大周茶叶、丝绸、米粮各守边境永不互犯。
第三十一章 北游(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