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只是外围而已,弯曲的道路边上一块巨大的青岩上刻有几个大字,三个字有别于常见的字,是属于真正古华夏历史上的大篆字体,而不是现在接触到改良过的篆形字。
“伏龙山。”
林玄默默的念了出来,同为一行的人都十分的吃惊,因为他们并不认识这三个字,青石上面的字应该是古历史上的字体了,没想到还有人能认的出来。
“你能看的懂?”
原本的伏龙山子弟也惊讶的看着林玄,他们本来还打算好好向雾城一行人吹嘘一番。
许长老则面不改色,瞥了一眼林玄后,没有多说些什么。
“三个字有什么特别吗?”林玄问道。
“那当然了,此字并非当代通用的篆形字,而是年代极为久远的上古时期的大篆字,往上追溯可能更为久远。”
“也叫大篆字?是巧合吗?”
林玄一顿怔神,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看到林玄也表现出好奇的反应,几人都很满意,心里想着,也许林玄就是个读过两年书的书呆子而已,凑巧认识上述的几个字。
相传,伏龙山曾是圣地级别的修行门派,可惜在时间的流逝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慢慢的没落成一处洞天福地,古老的石碑就是最好的见证。
现在的伏龙山门内只有一个掌教,五位长老,以及门下百余名弟子,“下等人”不算在其中。
在许长老的指引下,往里走了百余步,踏上十余米高的青石台阶上,再渡过一座桥。
前方,山峰秀丽,灵气逼人,远远望去,一道千米长的大瀑布正从一座高山垂落而下,白色匹练如银河倒挂,隆隆声响如万马奔腾,壮观而又瑰丽。
“快看,四长老回来了。”
几名在崖边上刻苦修炼,及听其他长老讲述修行经法的弟子放下当前的事情,纷纷出门迎接。
“不错,许长老这次又给伏龙山带回来不少稀世的好“仙苗”。”
在讲述经书道理的另一位长老高兴的仰天一笑,他已经用神识很好的扫过一遍新来的九个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弟子,其中还有两个已经有了修行的基础资质了。
倘若其他七个人还能有一半的人能顺利开山辟脉,达到能修行的地步,那么也不枉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远去雾城参加典会。
“少了一半人!”
待他们走近后,讲经论法的长老逐渐失去笑容,皱起了眉头,问道:“许长老,怎么回事?”
“还有些人呢?”
“死了!”许长老回答,把即将入门的人安排好后,再进入到一处设立在洞门上,与其他管事的长老商谈,把雾城之行遇到的事一件一件道来。
伏龙山洞天较为特殊,山上并无大片琼阁与楼宇,大多数建筑都很好的与山洞结合,远处看来就像是一块玉石镶入了许多斑斑点点的瑕疵,依山傍水就是对伏龙山洞天最好的诠释。
“也就是说,许长老你有幸得见风灵珠这等瑰宝?”
现场的一位长老声音非常浑厚,尤其是说到“风灵珠”的时候,连高高在上,不问世事的掌门都难以平静。
“可惜,那等好东西被东洲扶摇圣地的人从中搞了破坏,最终没能把它留下来。”
堪比圣器的风灵珠,要是真的落在雾城区域,无论如何,伏龙山都要抢夺上一次,哪怕与那座城池的关系搞僵,不然难以甘心。
“现在它已经让东洲的扶摇圣地看上,我等再难插手此事,不然以现在伏龙山的底蕴根本无法抵抗来自圣地的怒意,搞不好还会把伏龙山百余条人命给搭进去。”
当场对扶摇的人出手时,许长老就是考虑到这个因素,还有所保留着,没有下狠劲,出全力。
解释了一番后,许长老再把入门的九个人的详细资料,当着所有掌权的人说了个清楚。
“一共九个人,其中两人已经有修行的基础,另外七个人,还需要好好查看,先用药试一试,如不能成功引导,再另寻其他办法。”
……………………
另一边,林玄等人被一个大概十来岁的少年带到了一座矮山上,这里只有草屋三两间,无任何山体内部的洞府,也是山里‘下等人’居住的地方,没入门的弟子都是这个待遇。
“我说小兄弟,你能不能帮我们送点食物过来?我们连赶了三天的路程,现在实在饿的不行。”
黄古说着,一阵痉挛感就上来了,扶着旁边的草屋就狂吐不止,事实上他也没什么东西可吐了,出来的净是些黄绿色的垢物。
他不说还好,一说起来,其余人员都控制不住的也跟他一样,上吐下泻,险些没晕死过去。
带路的少年看了看外边的天色,见已经暗了下来,才答应道:“也罢,反正晚飧时间也快到了,我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给你们送过来吧!”
“多谢师兄!”
众人异口同声的道谢。
“话说,咱们是不是应该相互认识一下?以后在这伏龙山上也好有个照应。”林玄提议道。
第六十二章 伏龙山 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