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氏丢弃女婴一事,要从这个年代背景讲起,并不是只有沈家发生这样的事,很多地方都有,只是不传开罢了。
计划生育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面推行,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而沈小西出生的时候,正好是紧抓计划生育的七十年代。
从1977年华主席后计划生育工作越来越越强,人民群众极力拥护国家的政策,到处可以看见有关计划生育的横幅和墙壁上的宣传字眼。
然而也有不少人在想尽办法逃避计划生育的政策,特别是农村,他们无法接受少胎的事,尤其是两胎都是女儿,更是不甘心结扎。
农村重男轻女的观点较为普遍,而且男孩生越多越好,很多人不惜一切手段,就为了多生儿子。
他们躲藏起来,有的还跑到外地偷生,孩子不上户口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像沈小西刚出生被丢弃,也跟计划生育的政策有关。
农村人对计划生育的通俗理解就是:第一胎是女儿,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若是第一个是男孩,那就不能再生。
重生让沈小西看懂了很多前世看不懂的事,也提前知道了很多事,所以心理准备也一早就做好。
清楚这个家即便没有她,还是会再生,甚至,沈家人好像更希望她没有回家,希望她没有出现。
但这个“沈家人”的代称里,沈小西排除了母亲。
是啊,在被丢弃的时候,母亲并不知情,是被奶奶和父亲隐瞒的情况下发生的,和母亲无关。
所以,沈小西愿意相信母亲还是爱自己的,只要弥补前世“三年的空缺”,母亲肯定能像接受沈佳嘉那样接受自己。
奶奶谎称女婴夭折并丢弃的行为,很好理解,无非是为了给沈老三家多争取一个生育的名额,即给自己多个孙子。
胞胎姐姐沈佳嘉便成了沈培良和郑英的第一胎,胞胎弟弟沈佳浩的事比较难算。
沈家人由奶奶陈氏带头去村委那里说了好几通,前前后后也塞了不少东西,说沈佳浩是个特例,不能算二胎,最后勉勉强强算是糊弄了过去,允许沈老三家以后再生一胎。
那么如今沈小西一回来,之前做的“努力”也全白费了,沈老三家肯定是不能再生第三胎了,陈氏的孙子梦又缺了一角,当初送出去的东西也要不回。
为此,沈小西在奶奶眼里,更不被待见,成了一根扎着她浑身难受的刺,只要看见,就会来气,冒一肚子的火,一口一个野种的骂,还当着沈小西的面。
其实纵观前世今生,沈小西得抑郁症,似乎也是一种必然结果。
前世,沈小西六岁那年,奶奶陈氏带着她去赶庙会,走失,沈小西被好心人领回了家,团聚的时候,却注意到了家人的冷漠反应和异常态度。
那会儿,小小的沈小西也幡然醒悟了,自己在这个家里不是无关紧要,而是希望她彻底消失。
奶奶是故意趁着庙会而弄丢了沈小西,想上报孩子失踪,为了争取一个生胎的名额,希望再生一胎男孩。
或许是上天看不下去,这个女婴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丢弃,所以这一次,很不顺利,来不及上报孩子失踪,就被人带回了家。
这让陈氏十分扫兴,陈氏再也不遮掩对这个女娃的厌恶和痛恨,好像就是因为她,才害自己丢了一个孙子,反过来认为这个赔钱货害死了自己一个宝贝孙子。
庙会一事以后,沈小西变得十分敏感,她会留心伯母们说的那些事,关于自己刚出生就遭到抛弃的事,沈小西渐渐明白,那不是大人开玩笑吓唬自己,而是真事。
所以,这个家打从一开始就没有要她的意思,因为她的性别,慢慢的,沈小西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直到以死作为解脱。
没有人发现沈小西患有这个病,哪怕被告知,他们也不认为是种病,反过来会责骂沈小西矫情,打一顿就好了。
第6章奶奶“邀请”失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