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4章割地求和(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敌军困守山头,不利我军仰攻,怕一时间也难以解决吴三桂!”张家玉道:“如今吴三桂被困,周国必然会有反应。那孙可望和姜襄,都有可能率军前来,为吴三桂解围。”

    赵铭皱了皱眉,才坐正身子,正色道:“参军说得有理。”

    “河北兵马要镇守北京,无法牵制姜襄,姜襄得知吴三桂被困肯定来援。另外孙可望得到消息,必然也会聚集兵马,为吴三桂解围。”王翊沉声说道。

    赵铭站起身来,在大帐中走了两步,忽然停下脚步沉声道:“看来大军必须趁热打铁,尽快围歼吴三桂,以免夜长梦多。”

    明军近一年来,北伐满清,收复北京,而后又马不停蹄的南下,平定南京。

    到此时,明军击败吴三桂,将士其实已经十分疲乏,开始滋生厌战的情绪。

    因此赵铭并不想战争继续拖延下去,最好是能够尽快解决吴三桂,让大军休整,然后一次大举进攻,彻底灭掉周国。

    赵铭负手走到地图前,吩咐道:“传令大军,今夜休整,明日准备攻山。另外,再派遣两路使者,去见姜襄和孙可望。对于姜襄,先许他继续镇守山西,而对于孙可望,此人野心勃勃,则可唆使其背周自立。”

    姜襄就是个军阀,有一定野心,但如今局势,想必他也清楚,他早已没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因此,此时姜襄所求,应该只是割据一方,做个土皇帝。

    赵铭便想先假意允许姜襄镇守山西,让姜襄拥兵观望,等解决吴三桂后,收拾姜襄不过轻而易举。

    孙可望此人野心很大,未必愿意屈居吴三桂之下,现在吴三桂被围,对于孙可望来说,也是个机会。

    不管计策能不能行,有枣没枣打三竿,是赵铭一贯的行事风格。
第944章割地求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