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你现在就决定。” 杨天翔知道,他那个董事会就是个摆设,决定权就在他刘长路手里。
刘长路也自然明白,杨天翔这是在趁火打劫,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后悔当初还是卖给杨天翔的好,那会怎么着也得卖五千万以上,可是,有后悔药卖吗?
“你看啊,刘总,你还留着百分之四十呢,我这么低的成本,市场状况一旦好转,谁能竞争得过我?而且,我现在可以给你透个底,我不会硬等着市场的,我接下来,要自己建太阳能发电厂。那么,这多晶硅不是有出路了吗?你的氯碱不是也有出路了吗?现在,看起来你是吃亏了,可是,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笑的。” 杨天翔看出了他的愤愤不平,开导着。
“那要是我不卖呢,你建发电厂离不开多晶硅,而多晶硅又离不开氯碱,反正我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刘长路好像明白了,他为自己的聪明感到了骄傲,心中暗喜,杨天翔啊杨天翔,你怎么这么愚蠢,把这个底牌透露给我了呢?
杨天翔看出了他的心思,哈哈一笑:“刘总啊刘总,你可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我敢对你说,我就不怕你不卖,说老实话,我还真是不想买呢。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花比买你这个厂还少的的钱,我可以重建个新厂了,只是规模小点罢了,一样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你信不信?”
“这个、这个……”刘长路没了脾气。
“你要是不卖,可以走了。” 杨天翔下了逐客令。
“别、别呀,杨总,我卖还不行吗。”
“我可没有勉强你啊,你自己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想清楚了,你们起草个协议,我签就是了。”刘长路已无路可退了。
杨天翔以极小的代价,控股了国内最大了氯碱生产企业,为下一步他的太阳能产业链布局打下了坚实的一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趁着成本低,阻力小,杨天翔在多晶硅生产中推行全产业链,最后令天盛成了国内多晶硅生产链条最长、最系统的公司,从卤水、*、氢气到三氯氢硅、硅料都能自己生产。在此后规划的三年中,他的雄心将继续延伸,进入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直至太阳能发电站。
如果他的梦想能够实现,这将是一条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即使在最黯淡的时候,杨天翔心中依然有一个理想国,有一片光明的辽阔之地。
“杨总,我安排了两辆车,多带几个人,还有吃的喝的,您看够不够?”小牛报告道。
“不用那么麻烦,你、我,再带上小刘,咱们三个,一台车就足够了,吃的喝的统统不要带,到了格尔木,在那买就可以了。咱们轻车简从,没必要那么夸张。” 杨天翔摆摆手。
他已经决定再去一趟可可西里了,那是多年来让他梦引魂牵的地方,也是让他下决心做太阳能的动力,他永远也忘不了可可西里那炙热的阳光。
如果将中国西部一百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的百分之一架设光伏发电,即一万平方公里所发电量,就足够目前全中国使用!从而摆脱对石油、煤的依赖。这一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的确让人惊讶!完全是一个新能源的“理想国”。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