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霞抓着她的手,眼泪汪汪,说:“淼淼,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不是妈妈不让你读,是实在没办法。其实你刘叔叔说得也对,女孩子嘛,学门手艺最重要,你不是喜欢做蛋糕吗,你先到杨芸阿姨家去学几年,等以后你学成了,妈妈给你盘个小店铺,你自己开家店不是很好?”
“我不想学做蛋糕。”
“那你想学什么?妈妈帮你去怎么问问。”
陈淼深深地望着陈美霞的眼睛,“算了。”
陈淼不愿接受他们所安排的现实,因为迫切需要钱,她开始每天放学后到餐馆里帮忙洗碗端菜,或者在家里做些半成品手工活。她因为内心恐慌,所以总是很有干劲。她害怕自己如果上不了高中,真的就得一辈子禁锢在这里。
陈淼做的那些都是廉价劳动力,来钱少,她除了每天焦虑以外,实在找不到别的好法子了。
后来有一次,她在一本青春文学杂志上看到了征稿消息,一篇文章就有五百元的稿费。她很心动,并且自认为自己在写文章这件事上有一定的天赋。她的作文曾多次被老师夸过,并且还拿了大大小小的奖。
陈淼开始钻研那些杂志上的文章,每天睡觉前,走路时,甚至是课堂上,她都在想文章情节该如何设计会比较吸引人,文字该如何描述才会比较优美。她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把脑子里充沛的灵感投放在纸上,然后进行了多次修改。
她向邻居姐姐借了电脑,把那篇文章通过邮箱的方式发了出去。在这期间,她还写了不少类型的文章,分别发给了几家的杂志社。但结果不是杂志社的委婉拒绝,就是石沉大海。
一个月后,当陈淼再度回看那些文字时,觉得文章不被录用是情有可原的,通篇无病呻吟,矫揉做作,没有任何闪光点。于是她静下心来,撇去那些套路,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写了三篇文,发给了杂志社。她隐隐抱着些希望,不过杂志社的回复可没有给她一点儿希望。
在看到那句“感谢投稿,你的文章不符合我们的需求”时,陈淼心里苦笑着:果然,她什么也做不好。
陈淼把那颗不安分的作家心压回了身体,继续老老实实地继续打工赚钱。好在后来八中有来她们学校提前招生,年级前五只要签了协议,就可以免掉高中三年的学费。
虽然八中和职高相比不差上下,但陈淼看了看自己攒的钱,还是默默签下了那份协议,她安慰自己道:没关系,只要能继续上学就好,去哪都一样。可真正在那张薄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她感到莫名的悲伤,好像什么东西被踩碎了一样。
中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是星期六,叶启云闲来无事就跑到了学校里,他看着大红纸前黑压压的人,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公布的名单里,陈淼的名字赫然在第一位,她后面紧跟着的成绩,是完全可以上市一中的。
叶启云正准备离开,一转身,就看见了陈淼,她站在人群外,目光淡漠地望着红纸上的荣誉,这个荣誉似乎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叶启云急急挤出了包围圈,四处张望,却没发现陈淼的踪影。
这是他初中生涯里最后一次见到陈淼。
有一次,叶启云在校门口遇到了流氓小队,他们朝叶启云隔空比划了几下,并没有动手,过足了装腔作势的瘾,然后勾肩搭背地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叶启云回到以前懒散的状态,每天上课看漫画,看小说,回家画画,听歌。他还老是喜欢往书店里跑,他从老板的口中得知,陈淼偶尔会来这里借书,但叶启云却没有和她撞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