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有个秘密基地,叶启云也有个秘密基地——书店。
书店的老板是个七十多岁的小老头,头发花白,留着山羊胡,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早上八点打开书店的大门,然后泡上一杯绿茶,坐在写字台后面,戴着小小的圆形老花镜,开始看书看报。叶启云认为小老头脸上的每条皱纹里都藏着很多的见识,并且有个动魄惊心的过去。但小老头不苟言笑,不喜欢交谈,所以叶启云对他的了解仅仅来源于大人口中的交谈。
小老头原来好像是某个高校的老师,退休后,他带着自己的藏书和四处收来的旧书,坐着拖拉机来到他们小镇,然后开了这家书店。他的书不卖,只让看,借书也可以,登记个名字就好了。也许是因为书店的位置太偏僻,也许小镇上的人对于阅读并不感兴趣,所以店内从早到晚也没几个客人。但小老头不在乎,每天照常开店,这一开就是十一年。叶启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泡在里面,看漫画和小说。
叶启云和陈淼一路出了学校,穿过两条街,狼狈地来到了这里。叶启云把伞放在店门口的塑料桶里,他低头看了眼自己和陈淼的脚,两人的脚被雨水长时间浸泡,变得皱巴巴的,好像脱了水的萝卜。
陈淼站在旁边,第一要事就是戴上眼镜。
叶启云觉得,其实陈淼不戴眼镜更好看,不是外表的变化,而是那双眼睛,如果不聚焦,会很美丽。陈淼总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思索着,她那双沉静的眼睛,仿佛能一眼看穿叶启云的各种小心思,这让他有点不安。
陈淼环视了下四周,这间小小的店里,摆着一排排的书架,架子上堆满了书,淡黄色的灯光洒在这些书上,增添了股古朴的味道。
陈淼踮起脚尖,用很低的声音和叶启云说,“这里真是太棒了。”
叶启云露出了浅淡的笑意。
书店里很静,一到这里来,说话走路的声音都自动降低好几个调。
陈淼用校服外套擦干了脚,穿上鞋袜,轻轻地走了进去。
叶启云跟在她后头。
陈淼路过每个书架,最后在第六个书架前停了下来,她仰起头,指着最上面的某一本书,问道,“你看过这本书吗?”
“哪本?”
“《活着》。”
“没看过。”
“你能给我拿吗?”陈淼的身高,只到书架的一半。
叶启云伸手去够,并不容易,这个时候他还没开始发育,个头也只比陈淼高一点。他觉得有点丢人,他很少会有这种羞耻感,但在陈淼面前,这种令人面红耳赤的困恼时不时会冒出来,就像现在,让他有点抬不起头。
叶启云恨不得现在就蹿高个二十厘米,然而老天没听到他的祈求,他深吸了口气,猛地向上跳了一下,终于把那本书抽了出来。
叶启云抿着嘴,把书递给了陈淼。
陈淼接过书,笑了笑,“谢谢。”说完,她靠书柜,坐在了木质的地板上,开始翻起了书。她看书看得太入迷了,期间头都没抬起来过。
叶启云随手拿了本书,坐在陈淼的对面。这是他们日常相处的方式,一起聊天,一起看书。
看了半本书后,叶启云看了眼墙上的钟,叫醒了陈淼,“我们该走了,已经八点二十了,再过一会儿,爷爷就要关门了。”
陈淼依依不舍地放下书,遗憾道,“差一点就看完了。”
“你可以带回去看。”叶启云向她说明了这里的借书规则。
陈淼听完后有些激动,又仔细挑了两本书,在写字台的薄本上登记下了书名和自己名字。
离开书店后,两个饥肠辘辘的人,来到对面的一家面馆。
或许是下雨的缘故,面馆里一个人都没有。店里的窗户被油烟熏成半透明状,桌子上也黏糊糊的,叶启云抽了张纸把自己和陈淼那块的桌面擦了干净。
陈淼指着墙上的一张塑料纸,“你要吃什么?”
“你吃什么?”叶启云反问。
“牛肉面。”
“那我也要牛肉面。”
“阿姨,两碗牛肉面。”陈淼朗声朝外头喊道。
“好嘞。”老板娘站在灶台前,掀开锅盖,往里头下面条,“丫头,要不要来点糖蒜,我自家腌的。”
“好啊,谢谢阿姨。”
陈淼很乖——这里指的是她的长相,一眼看过去,陈淼就是那种学习不错,老实听话的乖乖仔,是大人喜欢,同龄年人不屑的类型。叶启云却觉得她不乖,至少不是看起来那么乖,她开朗,幽默,冷淡......简直让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