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已经很饱了,她是在程家庄吃饱了才回来的,可她现在盯着盘里剩下的土豆炖牛肉还是有一种想要下筷的冲动。
她几乎是下意思的道:“程璞哥哥说了,土豆扔在地里就能长,他还说开春给我几个,让我种着玩。”
长孙:“这是粮食,岂能种着玩。他有没给你说过,土豆的亩产是多少!”
李丽质:“好像是二十担左右吧!”
“什么!”
长孙陡然起身,震得桌子上的碗碟嗡嗡作响。
“二十担,真的还是假的!”
长孙的激动还是可以理解的,大唐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所有的作物皆是天然生长,产量自然很低。乍一听到二十担的产量,这就像天方夜谭一样。
李丽质极不满意:“我程璞哥哥,从来都没骗过我!”
控制住自己的心绪,长孙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暗自摇了摇头。这程县子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好像还没有什么是能难到他的。本来二哥是想借这次机会,压一压他的傲气。关上几个月磨一磨他的性子,使他能更好的参于到大唐的建设里来。当然,这也是为了保护他自己。一个有傲气的人,往往都走不了太远。
能写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儿同消万古愁。”的人,该是心里有多么的傲气。
为什么持大才的人,又总是这么的傲气。
“去请陛下现在过来一趟,就说不管什么事也要立刻放下。”
长孙对自己贴身的婢女说道。
......
珠圆玉润,丰腴妖娆,富贵中独带一份脱俗。
杨妃今日亲自下厨做了一碗,乌鸡玉带汤。
陈年的乌鸡慢火轻顿两个时辰,再去掉所有的骨和肉,撇掉最上面的那层荤腥。放入红红的当季冬枣,再慢偎半个时辰,起锅时放入一片切得比纸还薄的黄瓜片,这就是乌鸡玉带汤。
李世民不太喜欢这些太过清淡的东西,但这毕竟是杨妃花了一下午时间做出的一片心意,他也只能一饮而尽。
“陛下,臣妾再给你盛一碗!”杨妃欣喜的道。
李世民很少到杨妃的寝宫,杨妃也不恼。做为一个隋朝的公主,知书达礼,练达世情,都是她幼年时的必需课。做为一个在宫里长大的女人,她也深知后宫的无奈。而且李世民又不是一个骄奢淫逸的人,他心思总是在江山社稷上,嫁了这样一个帝王,若再不知足就真有些过份了。
王德附在李世民的耳边压低声音说了些什么。
李世民站起来头也不回,甚至没跟杨妃说一句,就匆匆的离开了。
杨妃只是隐隐约约听见了长孙和程璞这两个名字。
坐下,拿起银勺慢慢的,慢慢的轻舀了一勺。在空气里挥了几挥,再缓缓的送进了自己的朱唇。
温度不高不低,清香里带着一丝回甘。那是因为汤里放入了大枣,所以才有了这一丝回甘。
长孙是一国之后,又温婉大方。杨妃除了尊敬,并没有什么不满,她对程璞这个名字倒是有一点兴趣。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样的孩子,似乎很有趣。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