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仙语声轻缓,一字一顿,显地有些吃力。
一些大臣看了,面有忧色。
照例,依照品阶,大家陆续向徐逸仙贺节拜礼。
往年,徐逸仙都是敞开了肚皮吃喝,无不接应。
但今年,徐逸仙都只是浅抿两口,便放下了杯子。
众人陆续起坐,议论声也越来越多。
“父皇。”
怡王徐感佑突然起身出列,向徐逸仙敬酒祝贺。
徐逸仙破天荒地将酒水一饮而尽,众人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有了不同的想法。
敬过酒,徐感佑没有退下,反而继续道:“孩儿今年已满二十,按着年岁,早该大婚了才是。
只是之前孩儿心有旁务,迟迟不愿成婚,令父皇与母妃担忧了。”
徐逸仙闻言,点点头,“没错,你年岁是不小了,也是该娶个王妃了。
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
怎么,有心上人了?”
说着,徐逸仙的目光瞅了一眼闵西月的方向。
闵西月端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
徐感佑的目光也瞥了过去,嘴角带笑,“父皇英明,孩儿的确……”
“怡王的确有了中意之人。”
楼淑妃适时开口,“之前金玉身染重疾,怡王心伤不已,一直未能将心事放下。
我几度规劝,他也不愿听进耳内。
如今,他总算开了窍,我这个做母亲的也安了心。
楼氏女嫣云,年十四,兰心惠质,聪慧可人,正当相配,还请陛下成全。”
“母妃……”
徐感佑惊疑地看向楼淑妃。
明明方才已经说定,待娶了闵西月,再纳楼家女为侧妃。
楼淑妃看向徐感佑,微笑道:“怡王,我知道你与云乡伯的义女刘闵西月有些误会存在。
但嫣云是个知事的,绝不会相信那些无稽的流言。
更何况,西月早有婚约,今天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向大家澄清了。”
闻言,徐感佑不解地转头。
闵西月起身,来到殿中跪下,“请陛下、淑妃、怡王恕罪。
臣女父亲与李丞相早有约定,待到臣女年满十六,便与李丞相之子李萧缔结婚约。
不曾想,臣女有幸得义父看重,入了刘家族谱。
只是义父心疼臣女,希望臣女可以陪伴他多几年,故而与陛下约定三年不婚。
如今,三年婚约将满,也将是臣女与李家兑诺之时了。
之前城中流言纷纷,误传怡王与臣女有所染,但绝非事实,还请陛下明察。”
“你胡言!”
徐感佑面色恼怒,“三年之前,闵李两家婚事便已作罢。
此事城中多人知晓,你敢欺君!”
“臣不敢!”
李宏辰跪下,“怡王容禀。
臣与闵旋乃多年至交,两子尚在幼年,便约定了婚事。
不料臣妇与闵旋之妇稍有口舌,外界便传出了这样的谣言,臣等也无可奈何。”
“你……”
徐感佑看着出面的李宏辰,怒火中烧。
楼淑妃接话,“看来无论天家,还是普通人家,都最畏谣言。
如此,倒是两相其好。
陛下,还请成全这两桩美事。”
“父皇……”徐感佑正待争辩,一道声音插了进来。
“楼氏嫣云的确是聪慧可人,可惜到底出身差了些,与怡王恐怕不相匹配。”
闻声,殿内众人一惊。
只见门口一行拥着一位华贵老妇人入殿。
此人,正是自外游历而归的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