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献仪不由一惊,张氏却已经起身,满脸紧张地迎了出去。
心里琢磨着,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先是女儿回来,一脸古古怪怪,像是有话要说。
现在小姑子又派了身边人过来,难道真是出了什么事?
“给闵夫人请安。”内使行礼。
张氏赶紧回礼,“内使大人里边请。”
进到屋里的时候,内使见到闵献仪也在,笑容扬了几分,行礼道:“闵娘子这么快回来,是向夫人报喜的吗?”
闵献仪脸色难看。
张氏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又看了看内使,知道事有不对,也不好挑明,只得接过话头,“闵娘子也是刚到,还没来地及报喜事呢。
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喜事,还特地劳烦内使大人出宫走这一趟?”
那内使也不再理会闵献仪,朝张氏道:“容嫔主子这段时间胃口不好,说是想念夫人亲自做的绿豆酥,还有酸梅汤。
若是夫人方便,还请有空往宫里坐一坐。”
胃口不好,怎么想都算不上喜事吧?
张氏眼珠一转,问,“容嫔可请了太医看过?”
那内使点头,“已经请太医看过了。
太医说还要过几天再给容嫔主子请脉,不过,倒是吩咐膳房那边,要小心料理容嫔主子的膳食。”
张氏心中一喜,“那真是可喜可贺了。
内使稍待,我这便去料理容嫔爱吃的。”
内使含笑揖礼,“那就有劳夫人了。”
“阿娘。”闵献仪见到母亲这样高兴,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心里一凉。
张氏含笑道:“你如今也大着肚子,怕是也喜欢这些,左右无事,便来瞧瞧。”
母女俩离开了屋子,朝着厨房而去。
张氏刻意放慢了脚步,她看了一眼蹙眉的女儿,意味深长地道:“你呀,太小心眼了。
你姑母有孕,这是天大的好事,也是咱们闵家的福气,你怎么能这样计较呢?”
“我……”闵献仪想要说什么,最终没说出来。
母亲都这样高兴了,父亲怕是更加欢喜。
张氏继续劝道:“你与容嫔是姑侄,本该相互帮持的。
原本,你姑母也是可以站在邓皇后那一边的。
但经过你父亲的深思熟虑,还是觉得你姑母去巴结楼淑妃更为好。
为什么?
就因为凡事有两面,谁也算不到将来,谁也不能保证就没个意外。
你与你姑母各占一面,哪怕一面出了事,也还有另一面撑着。
况且,有着这层关系,真出了什么事,你姑母还能不提携你?
你也是要当母亲的人了,也该想着长远点的事了。
老是这样斤斤计较,怎么能够掌握大局?
那荆氏可不就是现成的例子?
家势一般,父亲还得罪了不少官员,自己也是个闷性子。
可人家看地远,进了宣王府后,不与人争,只管为宣王挣面子,越是这样,就越是讨得宣王与邓皇后欢喜。
你现在的敌人,可不是你姑母,你可得想明白了。”
闵献仪听着母亲的唠叨,一阵心烦,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她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
家里人考虑的是大局。
而她,只是其中一颗棋子罢了。
既然,家里人不愿帮她争。
那她就只能靠自己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