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拿眼漂着王妃脸子,声儿低了,似怯怯道:“王爷说王妃这家怎么当的,要吃什么都没有”。
槿熙淡淡的声儿飘进陈姨娘耳朵里,“把王府的人多派出点找去,京城内外,方圆百里,撒下人马,就说襄王侧妃怀了身孕,有个想头,花多少银子钱,给我单记着,一总算在王爷私账上”。
陈姨娘又看眼主子,疑自己是否听错了,站着没动,槿熙肃声道:“快去找呀!”
陈姨娘这回确定自个没听错,本心是想勾火,借着王妃的手好好整治前头那位,因此,添了些话,虽是一小侍候王妃,但这主子的脑袋里想的从来都猜不透。
陈姨娘出去,秋筠忍不住哈哈笑了。
槿熙也笑了,这笑里却揉进苦涩。
这满世界地派人去找,对裴侧妃怕不是什么好事,与声名有损,听的反倒同情槿熙,赞槿熙贤淑。
秋筠晚间回房,侧卧榻上,想:槿熙这是打定主意,让侧妃闹去,等到时出手,令出其不意,一举板回局面。
但无论如何,秋筠都不想槿熙铤而走险。
二日正午,正厅才摆下午膳,门外侍女声音传来:“王爷到”,秋筠走去碧纱橱暂避。
襄王爷二十几岁的年纪,举止做派颇显老成,大概是家下人找到他喜欢的女人爱吃的东西,才念着王妃辛苦,卖力,作为褒奖,过来用膳。
就听槿熙温温柔柔声儿劝膳,让秋筠听了新鲜,正夫妻一团和气,就听外间一侍女来回说:“侧妃肚子疼得厉害,请王爷过去看看”。
未等襄王爷说话,槿熙忙忙就道:“传御医了没有?”听声儿比谁都急,听焦急声里都带了哭腔,“怕是早产了吧,王爷快去,臣妾换件衣裳即刻就过去”。
襄王爷焦急,没顾上同妻子说什么,就迈开步子,咕咚咕咚急急走了。
秋筠从碧纱橱转出来,看槿熙悠闲坐在那,正拿银箸夹起一块肘子皮,放在嘴里,看秋筠出来,朝外喊道:“来人”。
跑进来二三个侍女。
“去大厨房重新叫一桌子菜,这菜冷了,撤下去吧”。
秋筠咋舌,满满一桌子菜,没动几筷,就不要了。
这就难怪妃位金贵。
秋筠住在靠西头,房间面南朝北,歇了晌觉,起来,换上薄衫,才要走去上房,就见庭中走来一娇弱美人,两个侍女扶着,,秋筠一看正是那日园中见的女子。
那女子轻移莲步,袅娜上了台基,秋筠止步,低身一福,道:“民女秋筠参见侧妃”。
那女子含笑莺声:“说姐姐这院来了客人,我当是谁,原来是这等美貌的姑娘,姑娘贵姓、芳名?”
秋筠看她眼中有戒备,别是想歪了,果然,裴素云暗道:王妃这老狐狸又使的什么花招,找个美人来,别是要勾引王爷,借着我身怀有孕之际,把王爷拉拢过去。
“民女姓夏,名秋筠”
“哦,我知道了,原来是夏太傅的千金,傅家的……”裴素云顿了下,又道:“闻名不如见面,傅太傅养了个好女儿”,这好字却有深意,似有贬意。
秋筠也不介意,这种女人还指望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秋筠让过一旁,侍女挑了帘钩,道:“裴侧妃来给王妃请安”,随声落,却看正殿无人,东间门口站了俩侍女,看裴侧妃蹲身行礼,打起东间软帘,道:“王妃在里间,侧妃请”。
槿熙正靠在金缕丝湘绣引枕上,侍女蹲身榻前为她垂着腿,裴素云捧着隆起的小腹,略低下身,算是行礼。
槿熙抬起眼皮看她一眼,懒懒地道:“妹妹行动不便,礼数就免了吧,看座”。
旁边侍女搬了把椅子,裴侧妃两侍女扶着,慢慢坐下。
秋筠廊下站了一会,走回,路过东间窗下,窗子半支开,就听陈姨娘翠声道:“侧妃头上簪子镶的珠子可是够大的”。
就听裴侧妃软糯好听的声儿道:“这是王爷特特找来镶上的,王爷嫌原来的珠子不够大,光泽度也不好”。
“王爷对妹妹真有心”,是槿熙淡淡声,一如平常。
裴素云扭动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背上,略有几分得意地道:“这是王爷张口问皇上要的,说是上回波斯国进贡的”。
槿熙声儿徐徐传来:“我倒有颗南珠,大婚时太后赏的,略看得过眼,妹妹若喜欢拿去”。
槿熙不经意显露出高贵的正妃身份和家世背景,弹压裴侧妃,令其相形见绌。
果然,裴侧妃略不自在,陈姨娘看她窘迫有几分得意道:“那是略看得过眼,只怕满朝都找不出第二颗”。
秋筠暗叹了声,走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