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妹子那出来,又去了姑母那里,傅太太问了些生意上的事,吴振贤一一答了,傅太太道:“去看你妹子了吗?”
吴振贤一脸愁容,声气低了,道:“去了,有日子没见,妹子竟变成这样,都是她自己闹的,她现在也悔当初没听姑母的话”。
傅太太一声长叹,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当初,道理掰开,揉碎了苦口婆心跟她讲,就是听不进去”。
吴振贤低声道:“求太太看在父母面上,对妹子多照应几分”。
傅太太苦笑道:“若不是我在,她还不让大房的人给吃了,那个是省油的灯”。
又说了两句闲话,吴振贤要告辞,傅太太道:“到晌午了,吃了饭在回去”说着,命银屏道:“去告诉三奶奶留表少爷在府里用饭”。
秋筠这里正愁着王公子无人应酬,可巧吴表少爷来了,灵机一动,对张财家的道:“你去告诉厨房,多做几个菜,留表少爷陪着王公子用饭”。
王佟学一心就想着能见一见三奶奶,哪怕远远看一眼也好,以慰这些日子相思之苦,却不想来了个表少爷相陪,别提多沮丧,二人无话可说,草草吃了中饭,就都各自回去了。
秋筠去傅太太上房请安,可巧今儿二奶奶、四奶奶都在,傅太太诸事不顺,媳妇们例行问安就省了,今儿三姑娘的事有了点眉目,心豁亮点,媳妇们过来,婆媳就坐一起聊聊家常。
四奶奶小孙氏道:“听说三妹妹定了人家,还是个探花”。
傅太太脸上现出一丝笑来,道:“八字还没一撇,只是相看相看”。
一向清高的二奶奶乌氏破例插了句嘴,道:“听说,那探花王公子没事就往府里跑,可有这事?”
傅太太脸有得色,道:“哪有的事”。
乌氏对秋筠道:“弟妹你知道,说是不是?”
秋筠没正面答,却道:“还不是三妹妹着人疼”。这明显是讨好婆婆的。
小孙氏暗自撇撇嘴。
这时,小丫鬟上来回道:“姑太太领着梅表姑娘上京来了”。
傅太太笑道:“事先也不来个信,说来就来了”。
众人都没什么,只小孙氏眼中闪过厌烦之色,马上就掩饰地低下头。
秋筠等晚辈降阶相迎,众人见礼。
梅珊较上次见时,成熟了不少,人也容光焕发,越发显出十分颜色来。
她挽住秋筠胳膊,往里走,悄悄在秋筠耳边说:“三嫂如今忙人,打理傅府,上下尊奉,可开心吗?”
秋筠扑哧笑了,拍了她肩一下,道:“小鬼头”。
大姑太太与傅太太见了平礼,梅珊上前拜见了舅母。
傅太太招手让她坐在身边,抓过她的手说;“听说许了人家,我以为安静了,谁知还同从前一样”。
梅珊有点害羞,红了脸,低头摆弄着衣襟,道:“瞧舅母说的”。
她母亲慈爱地看眼她对傅太太道:“还好这回聘嫁在京城,有舅父一家,也有个照应”。
别人没说话,小孙氏掩不住喜色,道:“梅妹妹大喜,夫婿是那一家?”
梅珊白了她一眼,没搭茬,大姑太太说:“李侍郎三子”。
梅珊看长辈总围绕着她婚事,羞臊对秋筠道:“三嫂,陪我看看大嫂子去”。
秋筠知道她不耐烦在这里,爽快道;“好,这就去吧,一会吃晌饭,你三哥该回来了”。
二人告退,扯了手走出去。
出了上房,秋筠道:“婚期定在何时?”
梅珊眼神一暗,转瞬就欢喜起来,道:“上秋”。
这瞬间的暗淡,秋筠看在眼里,明白她心思,不好道破,暗喻道:“不管家事如何,做个当家主母,总要顺意些”。
梅珊低声道:“我明白,我不是吴姐姐”,她口中说的吴姐姐是表姑娘吴菁莲。
秋筠知道她对傅家四爷有情,但见她是个明白人,也就不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