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莺儿听见呼唤,似回光返照,把眼睛睁开,见傅四爷,枯瘦失血苍白的手紧紧抓住傅四爷的手,一大颗泪珠滚落枕边,哽咽一字一顿地说:“爷...莺儿...不能侍候爷,莺儿要去了,爷保重”说完,飘忽的眼神看看稳婆抱着的婴儿,眼中放出异彩,断断续续地说:“卑妾……死….后,孩…..子让同…..喜代为抚……养,卑妾求爷答应”,后句说的急促,春莺儿大口喘着。
傅四爷显然没想到她在生命垂危之时,尚能提到这个,一时无措,春莺儿眼露哀求,悲伤地叫了声:“爷…..”。
秋筠在旁实在看不下去,推傅四爷道:“四弟你快答应”。
眼看着春莺儿眼要慢慢合上,秋筠着急了叫道:“不能让她带着遗憾离开,四弟”。
傅四爷哀伤地,别过脸,郑重点下头,道:“我答应,我保证按你的话做”。
春莺儿才阖上眼睛,安然睡了。
小孙氏正帮稳婆给婴儿擦洗小身子上的血水,不便过来,但一直竖耳听这厢动静,听春莺儿提孩子由同喜抚养,一急,猛地起身,就要过去,却听见说四爷已答应孩子由同喜抚养,心一下沉到谷底,脸色异常难看,狠狠地剜了秋筠一眼,暗恨。
春来又三月,二姑娘的喜期快到了,秋筠坐在窗前亮地里,专心地在一件水红的小褂绣上粉红的桃花,青语道:“二姑娘的喜期还有段日子,奶奶不用这么着忙”。
“我的针线活怕二姑娘瞧不上眼,因此,早早动手,仔细绣了,还略能看得过去”。
“奶奶的活计虽比不得二姑娘,但很能拿得出手”。
“也就你看着好”。
“奶奶、奶奶,大姑娘回来了”,喜鹊一路嚷着进来,这丫头恨不得那里有个热闹。
“大姑娘自出嫁一直未回过娘家,道远,这回听说姑爷一家调来京里”。
上房,大姑娘一一见了礼,到秋筠处,低身福了福,道:“三嫂”,秋筠还礼,道:“大姑娘一路辛苦”。
大姑娘闺名唤作,傅娴初,是傅家第一个孩子,取这初字也是求多子多孙。
倒是真应了个娴字,娴静如初,娇花照水,秋筠暗自感叹,傅府庶出的两位姑娘倒真是花容月貌,一等一的人才,远胜于嫡出的三姑娘,秋筠不觉看眼一脸娇吟身材胖胖的三姑娘傅静雅。
依次见礼毕,大家坐下聊着家常,傅静初是早年傅老爷跟了外面的女人生的,生下她后,那女人就死了,傅老爷接进府里,由傅太太代为抚养,为此,傅太太对大姑娘很有些感情,比旁的庶女来得亲些。
傅太太拉着她坐在身旁,仔细瞧瞧,道:“好像瘦了点,怎么珍哥没过来”。
“珍哥上学,姑爷衙门里有事,改日过来给外祖请安”。
“过得还好?一看就不错,姑爷也好?”
傅大姑娘神情满足,点点头,道:“很好,姑爷人很好,待我不薄”,灿灿的和煦的笑容看似很幸福。
下面傅大姑娘带来的两个妾室也都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站着。
“如今你二妹妹婚事有了着落,就剩下你三妹妹这还没谱,这次你回来京里,也帮着物色物色”。
“三妹妹还小,不急”。
“有好的,先定下,晚了就都被人挑走了”。
傅三姑娘在一旁扭捏地羞涩地道:“娘,看你老说的,好像我急等着出嫁”。
“你懂什么,这先下手为强”。
秋筠看了三姑娘一眼,心道:“先下手也得看人家愿意不愿意,这三姑娘怕眼缘差点”。
这时,一个丫鬟走进来,回禀道:“太太,老爷说了今有事不能回来,让太太留大姑娘住几日在家去,这些年没见面,好好亲热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