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崛起在锦绣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泮礼(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请新科生员入泮!”两名礼生站在台阶做恭迎姿态。

    当下,贾芸一众生员们举起交叠的双手持礼,俯首趋步而行。

    这是礼!

    贾芸这具身体从小就被灌入脑海,他做起来宛如行云流水一般,丝毫不觉得生疏。

    当然,作为后世的贾庆言,他也不过是微微一顿,随后,抛去脑海杂念,带领队伍一路过棂星门,戟门,沿着学宫一条中轴线走下来。

    学宫的礼生,门子,斋夫,殿夫,库子都是俯首行礼列在两旁。

    道路左右影壁上,孔门七十二贤人,或微笑或长歌,或端礼或抚琴,或坐或立。

    瞻仰先贤,贾芸一众人心底肃然起敬,大家呼吸都急迫起来了。

    跨过戟门,面前半月形的一塘碧色的小池,就是泮池了。

    天子之学为辟雍,四面环水,诸侯之学,半于天子之学,故南面泮水。

    这是什么典故?

    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又因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建“泮池”为其规制。

    《诗经·泮水》篇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等句,意指古时士子在太学,可摘采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

    有的孔庙在池畔砖壁中央嵌着“思乐泮水”的石刻,便是出自这个典故。

    泮池上有石桥,或拱或平、或三座三洞、或单座多洞不等,被称为泮桥。

    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礼”。

    至于泮池上的泮桥,只有身有功名之人,才能通过,否则只能绕泮水而行。

    规矩这么多,就是告诉世人,士子的不同于世人的身份。

    队伍越过泮桥,最后来到至大成殿外,早已等候多时的通赞随即大喊道:“行大礼!”

    一众生员在贾芸带领下,三拜九叩,样子肃然。

    礼毕后,赞官又喊道:“诣盥洗所!”

    生员们行净手之礼,然后入大殿再拜,这里又是一个礼仪,拜至圣先师前,必须净手,否则,视若不敬。

    大成殿里,殿内正中奉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和十二哲的塑像。

    贾芸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就听一名老者洪亮声音传来。

    “礼!”

    贾芸一众人再行三拜九叩大礼。

    “礼毕!恭退!”这老者声音再次传来。

    贾芸只好率领众人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大殿。

    随后,众人被领到殿东的明伦堂。

    陈学政,教授,训导一众人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汝等算是正式成为圣人子弟,切不可骄傲自满,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官这句话送给大家,共勉之。”陈学政站起来,朝众人谆谆教诲道。

    众人听了,脸上的兴奋消失,都作肃然样子,急忙躬身领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