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贱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南北再战(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宫人们在炎回雪的寝殿里发现了一封亲笔手书,大约写在投湖之前。信上说:她恋慕炎之陌多年,因为不满皇上的赐婚,所以想趁皇上离宫之际,与炎之陌私奔。于是以病情为幌子,写信私约炎之陌在深夜相见,想请求他带自己离开。如今事迹败露,她无颜再苟活下去,所以写下这封信,希望在死后能洗清炎之陌的罪名。

    这封信被送到炎落宇面前时,他看都没看就扔开了。无忧捡起看完,亦只是无奈地叹息。

    世上怎会有这么傻的女孩,竟然甘心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炎之陌的清白?稍稍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她信上所写的,可她就这么傻傻的去顶了罪。

    到底该说她傻还是说她痴情?无忧已经分辨不清。只是当她看到太液池畔整整站了一天一夜的楼万里,才明白炎回雪这么做,还伤害到了另外一个人。

    军人高大的身躯在雨雾中伫立良久,几乎要凝绝成一座雕像。从早到晚,负责打捞和清理现场的侍卫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他,自始自终都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没有眼泪,却让人感受到绝望的悲伤。他的脸上,是亘古不变的漠然。

    后来,无忧打听到在那次假山私会之后,炎回雪与楼万里又私下见面了几次,两人的感情似乎发展得还不错,而楼万里虽然表面冷漠,似乎也动了情。只是,初恋的情怀总是刻骨铭心,炎回雪忘不了炎之陌,在危难之际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他安全。那么楼万里,又情何以堪?

    *

    炎回雪的丧礼办得极其简单。一夜冷雨,清晨,空旷的灵堂外,残树枯枝在哀风中寂寂颤动,冷雨斜风,是断肠人的泪在风中飘零。

    灵堂上的长明灯,在风中不停摇摆着,下面站着一身素绡麻衣的楼万里。他们虽然还未成婚,但已有媒妁之言,楼万里坚持以妻丧来办炎回雪的丧事。他一脸的漠然,又似乎是一脸的透彻,就那么昂然地立于芸芸众生之中。

    无忧忽然觉得,过去的楼万里已经死了。这一刻站在众人眼前的,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是静得可怕的深邃;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却是最复杂的表情;他全身都散发着一种死亡的阴骛。

    院子里几只骘雀忽然抖落羽上沾水,鼓翅冲上阴霾的天空,伴随着呱呱的怪响。无忧猛地一惊,眼前似有大片的血红划过,再眨眼时,又是一片苍白。一切,只不过是她的幻觉。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南楚将有不祥之兆。

    "何太傅到......""雷统领到......"唱名的人将前来凭吊之人的名字拖得长长的,楼万里躬身,一一行礼,直到唱名之人迟疑地念道"允王......殿下到......"

    楼万里倏地抬头,目光凌厉如刀锋,直视厅门外站着的炎之陌。

    唱名声戛然而止,众人好像都心有灵犀地把目光逡巡在炎之陌与楼万里之间,一部分人冷眼准备看好戏,另一部分人则在窃窃私语,早已没有了对死人的尊敬。

    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炎落宇明令不许将炎回雪绝笔信上的内容传出去,但流言依旧如同这秋末的寒气,不知不觉就渗入了每个人。众口悠悠,楼万里怕是早已成了整个帝京城的笑柄,而至他于此地的,便是炎之陌。

    楼万里注视了他许久,当众人都以为要剑拔弩张、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他却只是漠然转身,背对着炎之陌,冷冷地说道:"内人可能并不想见殿下,殿下还是请回吧。"

    炎之陌本就精神不济,听到此话,整个人更有一阵恍惚。半晌,他就站在厅门外,朝着棺木的方向行了一礼,轻声道:"我只是来送我唯一的妹妹最后一程。"说完,转身缓缓离去,孤独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

    丧礼继续进行着,然而楼万里自从刚才与炎之陌打过照面,整个人似乎就从最初的漠然独立中抽离了。宾客一个个从她面前走过,重复着那句"节哀顺便",他一一地点头,鞠躬,眼神却清寒似冰,明亮如炬,从每一个人的身上划过,也穿透了他们的内心。那种仿佛能看穿一切的凌厉眼光,令无忧胆战心惊。

    她悄然退出灵堂,天色依旧晦暗。此行除了表达她自己的心意,还是代替炎落宇前来拜祭。

    整座宫廷并没有因为炎回雪的死而发生重大改变,除了纵火案不了了之,皇帝依然每日早朝,因为革新的事与老臣们迂回周折。楼万里在守灵七日后,就匆匆赶回了邺城练兵。先帝祠堂在初冬第一场雪后开始重建,毓轩殿彻底空了下来。而今年南方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是啊,才十一月,就下了第一场雪。

    那天丧礼之后,无忧把炎回雪临死前写的信交给了炎之陌。那封信炎落宇丢开之后,就交给她全权处理了。为了炎回雪的名声,她本该烧毁,但想到炎之陌可能至今还不明白炎回雪为什么要自杀。她觉得有必要让他知道炎回雪这么多年来的心意。

    那天,炎之陌站在太液池畔,双手捧着信纸,看了很久,很久。久到连无忧悄然离开,也没有发觉。太液池上是一片枯败的荷叶,寂寂死水,映着青年沧桑寥落的侧影。

    那年冬天,南楚西境四川境内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迅速扩展壮大,攻陷了四川郡守府,活剐了四川郡守。消息传到帝京城,朝廷内人心惶惶。炎落宇本就在准备长期与天朝的对抗,如今四川发生内乱,君昊天不可能放过这个进攻的最佳时机。

    邺城练兵的楼万里不可动。楼将军是防守天朝的坚强壁垒,一旦调动,等于将邺城送入天朝手中。值此之际,炎之陌忽然上奏,带走了帝京城十万精兵,远赴四川平定起义。

    无忧知道,炎之陌这一走,便再也不会回来了。十万精兵,等于一下子掏空了帝京城的所有军防,炎落宇虽有顾忌,但也只有这一个办法。

    腊月寒冬,新年后的第一个休沐日,炎之陌率领十万大军,开往了平定四川的道路。

    听说在他出发的前一天,曾经入宫面圣,之后绕到御清宫偏殿,欲见无忧一面。只是无忧那时在上书房陪曦儿写字,含霜想泡茶留下炎之陌,但炎之陌只是摇了摇头,苦笑道:"还是不见为好。"见了,更徒增牵挂而已。

    无忧也明白,炎之陌无法再留在这个帝京城内。他对炎回雪的愧疚,他面对炎落宇和无忧之间的两难,甚至帝京城内的悠悠之口,都容不下他。

    果然年后开春,炎之陌就顺利平定了四川的起义。帝京城内人人称赞允王年轻有为,因为炎回雪自杀而带来的阴霾,好像也随着阳春三月的阳光而消散了。

    四川平定以后,炎之陌率领民众重建郡守府,并上表回帝京自请担任四川郡守。从京官调到偏远的四川,无疑是一种变相贬谪,炎之陌却强烈坚持。炎落宇几次书信召他回京,都被他以重建民田和兴修水利为由拒绝了。炎落宇无法,只得任由他远在四川,而帝京城的十万军防都驻扎在了四川,若要重建,还需费上一段时日。

    然而君昊天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五月,天朝边境驻军突然夜袭泾县,在没有任何宣战和檄文的情况下,打响了第二次南北战争的炮声。

    一时间,南楚皇庭如热锅上的蚂蚁沸腾开来。关于是声讨议和还是全力反抗,朝中大臣分成两拨,连日来争吵不休。毕竟天朝与南楚是有订立三年的停战协议,如今离三年之期才过去一半,天朝就首先发难,南楚的确有理由谴责质问。但质问有用吗?君昊天敢冒然开战,必定做了彻底的打算,此战,绝不会再中途喊停,或是议和。南北之间,终要有一方笑傲天下,而另一方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朝中主站派多为炎落宇革新以来提拔的贫门子弟,而主和派大多是之前就反对革新的老臣们。两派系在朝堂上下斗个不停,令炎落宇十分头痛。

    战争的消息一传到建康城,一些有边境生意的商贾富人们也纷纷清算家产,拖家带口往闽州一带迁移。南楚此战,还没开打,就露出了颓势。

    书房里,无忧正看着曦儿写字,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沉思。

    案头抓着毛笔的秀美孩童忽然抬头,摸摸鼻子问:"娘亲,要打仗了么?"

    无忧一怔,回过神来,看到曦儿横过来的毛笔一端正划在下巴上,白皙水嫩的皮肤上立刻多了几道墨痕。

    无忧又怒又想笑:"瞧你不好好写字,成花猫了吧?"

    曦儿吐吐舌头,任无忧用干布替他擦着下巴。曦儿今年五岁半了,比同龄的孩子更早熟、更懂事。大约生于战火中,他对战争的话题也很敏感。

    无忧看了看他写的字:君臣同德,天地同气,以康九有,以遂万物。

    "为什么写这句呢?"

    "因为这是孩儿最喜欢的一句。"曦儿理所应当地回答。

    无忧拍拍他脑袋:"那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第20章 南北再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