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士的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年轻人(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时候已接近傍晚时分。太阳开始失去光辉,渐渐西沉。太阳的内部变成了暖紫红色,边缘仿佛镶上一圈锋利的金边。西边的天空隐隐约约就像一片粉紫色的云海。一大一小两颗月亮已经破空而出,一颗金黄而皎洁一颗紫红而黯淡。一层又一层的关山隔断,雾气渲染,归鸟凌月。大地也似乎泛起一层薄雾。

    到处都在载歌载舞,殊异乐器,交织成颂。

    在祭典广场中央大铜钟周围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祭坛。每座祭坛周围又三五成群设一顶小帐篷。帐篷前有篝火,有牺牲和香炉。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仪式,香炉安放在承炉台上。承炉台的高低已经形成了一种互相攀比的观念。

    在中央大铜钟的东南方向,大周盘古擎天祭坛的南边。有一座用竹竿搭建的承炉台。承炉台上黄釉香炉青烟袅袅。台下的篝火堆已经围坐着几个少年。有一个青年男子脚步匆匆,在人群中躲闪穿梭自西北方向而来。

    自西北承炉台方向快步赶来的青年男子就是夏楚乡。两条卧蚕眉表情丰富,让他的脸盘显得生动活泼。夏楚乡盘发束髻,熟褐色发带垂于脑后。熟褐色圆领长衫,漆黑镶金钮剑带上斜插着三把漆黑色的剑。一长两短,一眼看去质朴无奇。亮银色的剑格为十字一环星盘格。剑镡顶端都镶嵌了一颗红色宝石。铜环扣腰带上挂着一枚药皇玉牌。他前一刻刚刚大步流星闯进围坐在地上的人群中即被厉声叫停。

    站住。

    夏楚乡举起的脚步不敢放下。他金鸡独立摇摇欲坠。

    发声喝止的正是在他左边盘坐于地的丛薤露。一身深蓝麻布衣。一套明显磨损的贴身红漆无袖两当轻甲。旁边一柄双手长剑。剑鞘剑柄缠着布条,足以见丛薤露也是爱剑之人。丛薤露曾经断过发。他以穗带结发,马尾朝天,倒像是一颗菠萝头。丛薤露剑眉星目。只是他下巴方正,显得神情坚毅。明显比韩三平夏楚乡等人年长两岁。

    他喝住夏楚乡,然后字正腔圆的说道:

    走路不带眼,踩下去今晚没的吃了。

    夏楚乡定睛一看,原来他前面有一堆咸鸭蛋,一堆黄泥和一叠牛皮纸。左右都有一个盛着水的木桶。原来丛薤露他们要把鸭蛋包裹在湿透的牛皮纸中,然后再抹上黄泥,埋进炭火中,不消片刻就能食用。

    哇,有咸鸭蛋吃啊

    夏楚乡你没得吃。

    杨春雪调侃道。她圆圆的小脸上笑意盈盈,让人如沐春风。众人都受她感染,笑了起来。

    七嘴八舌的取笑他:

    夏楚乡你没得吃。

    夏楚乡原地立定然后靠近杨春雪就地坐下。笑呵呵地说:

    春雪大人,我来抹泥巴,我劳动流汗水,不吃白食。

    在夏楚乡眼里杨春雪就是一阵温馨的春风。杨春雪的秀发比别人柔顺,杨春雪的玉簪比别人温润,杨春雪的气息最甜美。杨春雪的绿纱裙比杨柳春色更清新,比流烟薄雾更轻柔。甚至杨春雪的制式长剑也是五彩斑斓的黑。

    杨春雪手中长剑的剑格乃是漆金桃枝形铜铃剑格。她手中的剑柄就是一截黑漆桃枝形剑柄。那枚剑格如同枝干上横生一枝往下盘旋,又横生一枝。两颗小巧秀气的精铁金桃如同并蒂花苞。那是两枚声音清脆的铜铃。可见杨春雪别有意趣。

    如果在座之中只能选一个人与自己同行,杨春雪一定选袁思明。因为两人自幼相识,意趣相投,在骧勤兵法学院求学时期就同宿同食。曾经有人说杨春雪和袁思明因为太像所以才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加以区别。此刻紧靠杨春雪而坐的正是袁思明。

    本来杨春雪袁思明和曲阳阿还有玛姬四人三心二意的摆弄着鸭蛋和烤架上的肉类,谈天说地,插科打诨。夏楚乡一来,截走杨春雪,三人便只好抱团取暖。

    曲阳阿本身话并不多。只是因为和知己好友同处于一片热闹的浪潮当中,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她变得喜欢多说话,答的上来的多说两句,答不上来的重复一下别人的结论表示赞同。

    她的眼睛非常清澈,玉颈秀颀。青丝垂腰,以丝带束拢。白色的上衣,朱红褶裙。黑色长剑的制式与韩夏之辈无二,唯一不同在于剑格。曲阳阿手中长剑的剑格是一截反复回旋横生小枝的朱漆盘龙剑格,形如雕花而无赘余。

    玛姬是在座诸人当中最特殊的。她是异域人。金发碧眼婀娜多姿。她不是剑士,是异域探险家。在兵法学院几年的时间里展露出渊博的学识,逐渐和韩三平他们结识,相知,最终成为知己好友。毕业之后在前辈丛薤露的监护之下周游四方,增长学识。

    六人苦等韩三平,然而他迟迟未至。

    在袁杨众人的眼中,夏楚乡和韩三平臭气相投,形如狼狈。夏楚乡已经迟到,而韩三平依然未至。于是袁思明责问:

    夏楚乡,你的龙阳君怎么还没来。

    龙阳君自然是在魏王家里啊

    杨春雪听夏楚乡反击的如此巧妙,自然要姐妹同心,对他反唇相讥:

    不是在你家吗
第四章年轻人(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